本网记者 李敏
“热岛”、“温室”、“尾气排放”、“火炉”、“中暑”,一个个关键热词直指——高温天气。我们常常反思,这个城市为什么越来越热?
气候专家告诉我们,3条因素制约着高温,一是大气环流,二是全球变暖背景,“三是热岛效应”。
第一个因素我们很好理解,归纳于自然地理以及气候特征。但稍加思索,不难发现,后两条直接与人类活动密切有关。
这意味着,人类不堪的高温天气,其实“受累”于我们人类活动。
与日俱增的温室气体,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以来完成了“厚实”的积累。而一个国家或者地区要发展经济,定依赖于能源,利用能源定要排放,这个轨迹清晰可现;而城市里,几何数字递增的高楼大厦、汽车空调,都直接导致了城市热岛效应“软肋”。
环境专家潘理黎教授说,室内开空调、汽车开空调,其实是把热量转移到了室外。于是,我们生活的城市,每到高温下,总有一些中暑死亡的悲剧,也偶现地面窖井盖能煮熟生鸡蛋的“传奇”。
对于太多环境变化的大道理,笔者不想涉及太多。但也许专家们倡议的几个思路,我们可以去思考,反省,或者借鉴。
可否多想想,如何让我们生活的城市GDP里绿色的含量更高些?减排,减的是直接导致大气污染的废气,减的是直接影响居民用水的废水,减的,更应当是企业、公民掠夺式追求效益忽视环境的动作。
少开几趟私家车,家里空调多调高一度,或者,家里白炽灯可否换成节能灯管,这些,我们社会公民,做做只是举手之劳。
政府部门也应该多想想,城市该如何设置,才能散热?
遗憾的是,不少城市大规模建造的工程却是给城市增加热效应的,比如广铺草坪工程、地面硬化工程、高楼大厦工程、城市亮化工程诸如此类。
这些工程完成后都会加剧城市的热岛效应,因此它们在把城市环境推向越来越热的境地。热岛效应减少不了,城市的空气质量是无法改善的。
因此,提高城市空气质量不应只是气象部门的建议和环保局的工作,它需要城市规划、道路建设、楼群设计、园林措施、社区管理等机构和普通市民的多方参与,来给城市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