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16日讯
十二生肖石景区所在之处为城隍山与紫阳山结合部,也是岔路口。西下经四宜亭、四宜路可往清波门,这是昔日住在江干的人去西湖的近路之一。四宜亭于近代重修,亭柱有数联,文、字皆佳。延寿亭与四宜亭是外形一样的姐妹亭,历史也很悠久,但吴山景区改造后,有市民发现“延寿亭”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环翠楼”。而且,延寿亭边的“宝林庵”也不见了踪影……于是,市民朱先生向12345反映,他认为这样的改造很可惜,要求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延寿亭改造改名不伦不类
记者日前到朱先生家时,他已画好了一幅景区示意图,直观地再现了环翠楼周围的地理风貌。1946年出生的朱先生说,他在宝林庵住了30多年,宝林庵紧邻延寿亭,而他家的屋脊紧贴“海会寺”。至今他还清晰地记得,海会寺的老和尚曾对他说,“你家的房子是宋朝的,可还是没我们早,我们住的是晋朝的房子。”
1950年,朱先生随父母从南京迁居到杭州,举目无亲,就租住在环翠楼1-2号的宝林庵。1958年,建于晋代的海会寺被夷为平地,很多居民在那里放风筝,风筝经常掉到宝林庵内,他们就爬墙进来,时间一长,墙体断裂。在重新翻造时,朱先生看到里面出土了很多宋代瓷片。风火墙有三四尺宽,那是宋代建筑的特征,而建筑的框架、大梁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动过,格子门上也有老底子的图案。
朱先生在宝林庵一直住到1983年,而他母亲一直住到上世纪90年代。所以他家的人一直关注着宝林庵。去年,他母亲首先发现老房子不见了,朱先生闻讯去看,果真如此,曾住了30多年的家,现在密密麻麻地种满了许多小树。老家旁边的延寿亭也是面目全非。
延寿亭是清同治年间翻建的,而现在这座亭却改名为环翠楼。更糟的是,延寿亭命名为环翠楼后被加高了,不像一座亭子,比一般的楼又要低,显得有点不伦不类(图一)。
|
图一
|
朱先生告诉记者,在湖滨一公园和二公园间有个图,上面就有宝林庵的名称。昨天中午,记者在那里找到了用大块花岗岩石材按1比400比例刻在地上的浙江省城图,上有宝林庵,也有环翠楼,证明这两处都是古迹。因为这图是1892年“浙江舆图局”在采用现代经纬仪测绘的基础上,以传统的计里画方法绘成,2002年杭州市园文局照此复制(图二)。
|
图二
|
百座寺庙在山上陆续消失
|
图三
|
朱先生说,环翠楼是个地名(图三),这个名字是宋高宗取的,因为当年他经常经此道登吴山。《杭州的山》一书吴山部分的撰写者、吴山管理处的陆钧介绍,环翠楼现在应是一条巷,是由大井巷上伍公山的一条山道。清代时,环翠楼山道上有座山门,山门叫环翠楼,里面有四大金刚。去年整治时,上城区想恢复环翠楼,因资料缺乏而未果。
陆钧说,从大井巷通往伍公山的山道上,快到伍公山的地方有座凉亭,这座凉亭一直不知其称谓。去年上城区把它改造后,称其为环翠楼。至于四宜亭,去年已申报杭州市历史建筑,不过到现在还未批复。四宜亭里有4幅对联,内容比较完整,书法也不错。
据记载,清末民初共有寺、庵、观、祠等100多座,解放前后还有72座。以前,从胡庆余堂上去,一路全是寺庙。但到2006年伍公山整治前,只剩宝成寺、周新祠(即城隍庙)等屈指可数的几座了。整治后,目前东岳庙、药王庙、伍公庙已向游人开放,阮公祠正在装修中,预计到国庆节期间开放。
宝林庵无意中被夷为平地
陆钧说,他负责伍公山的整治,山道整治归上城区管。上城区吴山地区开发建设指挥部工程处章处长告诉记者,凉亭的改造是从2006年7月开始动工的,9月下旬完工。原来的凉亭是翻建的,整个建筑的基础和柱子用的都是钢筋混凝土,外观看上去不那么好看,如果不改造的话就与新改造的伍公山景区不匹配了。凉亭改造后,基础还是用钢筋混凝土,柱子用的是石柱,比以前要美观。
凉亭为什么要加高?章处长说,以前的亭子高度也有3.8米,现在的环翠楼从地面到檐4.4米,增高不多。增高的目的是提升空间,使整座建筑看上去透气,如果不这样做的话,会给人以“压头压脑”的感觉。
至于凉亭应该叫延寿亭还是环翠楼,章处长说,如果朱先生的说法是正确的,他们可以做个匾额,上书“延寿亭”三字。
据悉,环翠楼一带的拆迁从2000年就开始了,环翠楼1-2号的动迁到去年上半年才完成。换言之,环翠楼1-2号的宝林庵是去年上半年被拆的。章处长解释,由于早已改成民房,宝林庵内的房子年久失修,庵堂的特征已不明显。而且由于受台风、梅雨等影响,围墙多次坍塌,为了居民居住功能上的需要,上世纪60-80年代,红砖墙、空砖墙等都建了起来,建筑风貌已彻底改变。
当记者把有关部门的解释反馈给朱先生时,他说果然不出所料,相关部门看看房子破烂了,就一拆了之。他表示,他反映这一情况,是希望有关部门小心对待吴山上的一草一木,不要让吴山原有的特色风貌都丧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