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经过改革开放近30年来的发展,绍兴目前已形成了以纺织业(50%)为主体,机械制造业(15%)、医药化工业(10%)为支柱,新型建材、电子信息、有色金属加工等新兴产业为重要增长点的工业经济格局。2006年底,全市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821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868.23亿元,增长22.5%,占浙江省总量的13.6%,工业经济总量在全省11个地市中处于杭州和宁波两市之后,位居第三位;实现利税285.93亿元,增长17.11%,其中实现利润183.29亿元,增长17.03%;工业增加值919.90亿元,增长14.4%,工业增加值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例达到54.82%;工业性投入471.63亿元,增长12.8%。
二、近年发展特点
1、从工业属性分析,轻重结构逐步改善。纺织业是我市工业经济的主体,2006年,全市规模以上纺织业完成销售1720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销售的46.6%。2006年,以纺织、医药、食品饮料、塑料制品为代表的规模以上轻工业完成产值2344亿元,增长19.2%;以钢铁、石化、汽车及零部件、机械装备等为代表的规模以上重工业完成产值1524亿元,增长27.2%,增长较轻工业快8.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轻、重工业之比为60.6:39.4,重工业比重较之2005年提高3.1个百分点。
2、从企业规模分析,企业结构趋向合理。截至2006年底,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821家,比上年增加145,其中,销售超10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60家。60家超10亿元工业企业2006年创造工业产值1474亿元,同比增长25.3%;完成销售收入1478亿元,同比增长23.7%,产、销增幅分别高出全市平均水平2.8和1.3个百分点,销售额占到了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总量的40.0%。2006年全市销售超10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60家,比上年增加15家;超30亿元18家企业,比上年增加3家;超50亿元企业6家,比上年增加2家。有8家企业入围中国制造业500强,22家企业入围中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41家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光宇集团、海亮集团、精功集团、黄酒集团、卧龙集团、龙盛集团、远东集团、盾安集团、万丰奥特集团等大企业大集团已经成为行业的领军企业,有力地带动了整个产业的升级和行业竞争力的提升。
3、从产品结构分析,技术档次提升较快。目前全市已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9家,均占全省总数的16%左右,其中2006年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4家,并已形成了一批以浙江纺织工业研究院、中国纺科院江南分院、浙江大学绍兴科技转移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2006年全市有25只项目列入省技术创新重点项目计划,有21只项目列入2006年浙江省工业领域自主创新合力攻关和产业化扶持重点项目计划,占全省的21%。全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共支出科研活动经费40亿元,在上年65.0%的高增长基数上增长47.9%;累计创造新产品产值859亿元,同比增长62.4%;新产品产值率达22.2%,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我市已有化纤布、剑杆织机、四通换向阀、印染染料、维生素E、荧光显示屏、电除尘器、聚酯薄膜、节能灯等40多只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一。产品技术含量也显著提升,如纺织产品已由过去低档涤纶面料和普通长丝发展到中高档服装面料和差别化纤维、氨纶、无纺布;机电产品已由过去的一般零部件和普通车床的生产发展到目前的数控车床、加工中心和光机电一体化程度较高的机械成套设备。特阔大幅面四分色印花、活性染料低减量染色、多重功能聚酯改性纤维、沥青再生、轮胎常温粉碎、超薄玻璃生产等工艺技术获得新突破。
4、从产业形态分析,集群发展初显端倪。有序推进工业企业向开发区及乡镇工业功能区集中,提高了工业的园区化水平。2006年全市12个经济开发区平均投资强度达到249.7万元/每亩,增长10%;单位面积产出280万元/每亩,同比增长16.7%。绍兴工业经济块状特征明显。目前,绍兴已形成具有较强比较优势和区域特色的块状经济38个,其中有22个块状经济2006年销售收入在20亿元以上,有12个在50亿元以上,绍兴县的纺织业、诸暨市的五金业等7个块状经济销售收入超100亿元。随着产业集中规模做大,产业内的专业化协作和社会化分工日益深入,集群化发展初显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