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建设取得的成效
通过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加强对西湖的保护、建设和管理,西湖风景区文化内涵和游览内容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扩容,杭州的风景旅游业有了全新的面貌,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了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当初设定的三大目标:
1、圆了西湖全景世纪之梦,实现了西湖历史性的大扩容、大跨越、大提升。在工程实施的5年时间里,西湖每年都有新变化、新气象,西湖的文化内涵得到不断充实。据统计,截止2005年底,通过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工程,累计拆除违法、有碍观瞻和无保留价值的建筑45余万平方米;共拆迁住户2500多户,单位200余家;减少景区人口7000多人;新增公共绿地100余公顷;恢复水面90公顷;同时,对环湖地区保留的单位和住户实行截污纳管,电力、电信等杆线一律“上改下”,彻底改变湖西地区“脏、乱、差”和环境污染严重的状况。工程尤其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共恢复、整治八十个景区(点),使西湖的景点格局和分布更为完善,西湖的人文内涵更为深厚,恢复了“一湖映双塔、湖中镶三岛、三堤凌碧波”的西湖全景,使西湖在面积上实现了大扩容,管理上实现了大跨越,品味上实现了大提升,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
2004年,湖西综合保护工程荣获2003年度全国十大建设科技成就奖,被专家评委赞誉为优化城市生态环境的典范;2005年7月,在人民日报社市场信息中心联合100多家权威行业协会及30多家权威网站共同举办的“首届中国消费者(用户)喜爱品牌民意调查”中,西湖风景名胜区脱颖而出,荣获“中国顾客十大满意风景名胜区”称号;2005年9月,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荣获“2004年度国家重点风景区综合整治先进单位”称号;2005年10月,西湖与青海湖、咯纳斯湖、纳木错和长白山天池一起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和全国30多家新闻媒体评为中国最美的五大湖之一;2006年,中央文明委、建设部、国家旅游局组织开展的全国首批文明风景旅游区评选中,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喜得桂冠,荣获全国首批文明风景旅游区称号。景区的建设也为西湖赢得了良好的声誉。2003年和2005年,江泽民同志视察了名胜区40多个公园景点,对名胜区的保护管理特别是西湖新景区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央各级领导也对西湖的新变化表示了充分肯定。今年4月,国家副主席曾庆红一行到我们名胜区考察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新农村建设,视察了西湖新景区。他指出,“西湖通过综合整治,发生了很大变化,增加了5平方公里,西湖更美了。”对考察过的梅家坞和龙井村,他认为现在已是全国闻名、世界闻名,希望我们在下一步保护工作中做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青山绿水”。各级专家对西湖综合保护工程也给予了充分肯定,2004年,联合国世界遗产中心主任弗郎西斯?班德林在乘船参观了湖西等景区后,高度赞赏杭州市在西湖保护方面取得的巨大成效。国际美学学会主席阿诺德?伯利恩特对西湖的整体环境和景观尤其是杨公堤景区给予了很高评价,认为“这样别具风味的景观,在世界上也是不多见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协调员尤嘎?尤基莱特在西湖考察时也指出:西湖符合申遗的条件,无疑是潜在的世界遗产。去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助理总干、文化遗产方面的世界顶级专家莫尼尔先生在考察西湖新景区时也赞叹:西湖太漂亮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结合得很完美,认为西湖已达到“申遗”标准,希望杭州能抓紧做好准备工作,早日按程序申报。
二是打通西湖,实现了还湖于民。根据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还湖于民、还绿于民”、“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目标,杭州西湖环湖景区和综合整治后新增景区实行免费开放,使西湖这一公共资源真正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和最优化。2002年10月西湖风景名胜区在西湖南线景区整合工程结束后,将西湖南线的涌金公园、柳浪闻莺、学士公园、长桥公园等四大公园以及中山公园实施免费开放;2003年10月西湖综合保护三大工程建设完成后又免费开放了位列“西湖十景”的花港观鱼、曲院风荷以及杭州花圃;2004年10月又对西湖综合保护工程整治后的15个历史文化景点中的13处实行免费开放;此外,2003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所属的西湖风景名胜区内六大博物馆、纪念馆也实行免票参观游览。2002年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启动至今,西湖风景区免费开放的公园景点(博物馆、纪念馆)共53处,占西湖公园(博物馆、纪念馆)总数76处的70%。没有围墙、不收门票的完整西湖将自己的每一寸绿地和每一处景观还给了广大市民和游客。
同时,通过免费开放环湖公园,西湖景区的环境容量得到合理的配置,改变了原先旅游“北热南冷”、游客过于集中于几个传统景点等不均衡状况。原来游客罕至的西湖南线,2002年国庆节刚刚经整修开放,就成为各地游客争睹的旅游热点;2003年完成的“西湖西进”工程,使湖西增加了上千亩水域,使西湖扩大了五分之一,还丰富了西湖的景观内容。原来游客慕名而来,少不了荡舟湖中,但游船太多时影响了游览氛围,现在游客可以分散到湖西水面,不仅可缓解外西湖的压力,更可使游客体验曲径探幽融入自然的雅趣,有效地增加了西湖风景区的旅游容量。目前“东热南旺西幽北雅中靓”的西湖新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三是打造世界级风景旅游景区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促进杭州综合竞争力的提升。通过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工程,进一步为中外游客创造了一个舒适、便捷、开放的游览环境,树立杭州城市的国际化形象,提升国际化水平,加速推进了杭州旅游国际化战略步伐,促进杭州的旅游形象和竞争力大幅提升。如今的西湖新景区,已成为游客和市民争相游览的首选目标。从2002年至2004年的3个“十一”黄金周游客量来看,2002年接待游客244万人次;2003年由于非典过后游客反弹,接待游客33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2004年接待游客304万人次,继续保持着很高的游客量。从2002年至2005年的4个“五一”黄金周游客量来看,2002年共接待游客124.08万人次;2003年由于受非典影响,游客量直线下降;2004年接待游客255.32万人次;去年五一期间,西湖风景区接待游客300.6万人次,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西湖新景区的开放,西湖人气越来越旺,带动了宾馆、饭店、购物、交通等其他服务行业,对周边县市的旅游也起到了巨大的带动和辐射作用。2005年杭州旅游各项指标再创新高,来杭外国游客首次突破百万,旅游外汇收入同比增26.8%。国内旅游收入同比增11.9%,旅游总收入同比增13.2%。随着西湖综合保护工程的深入实施和景区免费开放等逐步形成的杭州“大气开放”形象,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在杭州创业发展居住,从而促进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在促进杭州综合竞争力提升中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近5年西湖保护、建设、管理的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西湖综合保护工程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实际行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是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谋利的生动体现,是贯彻“环境立市”方针、优化杭州城市环境、提升杭州城市品位、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加快现代化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今年是西湖综合保护工程的“收官之战”,我们将继续团结协作、多方共建,发扬“南线精神”,坚持“南线速度”和“南线质量”,按照打造“世纪精品、传世之作”目标与要求,按时优质完成今年西湖综合保护工程的各个项目,高标准、高质量地推进综合保护的后续工作,力争早日实现“申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目标,为杭州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