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9月17日讯(记者梁国瑞 杨晓燕 王坚颖) 大中专农业种养专业免费就读、未升入大学的农村普通中学生普遍接受6个月至1年的职业教育、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浙江通过创新农业发展方式、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创业能力,探索出了一条全新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农业劳动者群体年龄老化、素质下降和农业面临后继乏人等问题,阻碍着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建设。为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提高农民创业能力,浙江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把培育新型农业、促进农民分工分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任务来抓。
现代农业创业人才的培养对现代农业发展至关重要。2006年,浙江开始实行“大中专农业种养专业免费就读”政策,着力培养现代农业创业人才。2006年全省共有3303名农业种养专业学生免除了学费。
农民分工分业是现代化新型农业的重要特征,而职业教育是促进农民专业化的重要措施。因此,浙江在全省农村中实施中小学教育“四大工程”,高标准普及农村15年基础教育,普及率达到95.%;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让未升入大学的农村普通高中学生普遍接受6个月至1年的职业教育,今年将完成5万人的职业教育;实施低收入家庭免费职业教育政策,上半年全省各级政府共拨款1.05亿元,资助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72732人。
围绕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浙江还深入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加快推进农民培训从适应性、数量型向战略性、质量型转变,着力抓好农民稳定转移就业培训和农村创业型人的培养,把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培养成技术工人,把农业专业大户、农场主培养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主体,把农业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经营者、农民主那业合作社社长培养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带头人。
三年来,浙江省已累计培训转移农民138.7万人,培训转移就业率为74.69%。上半年,全省开展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21.9万人,培训转移就业13.6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