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首页 | 高层吹风 | 浙江观察 | 理论前沿 | 决策解读 | 工作简讯 | 中心组学习 | 社科信息
    
包心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党的创新理论新体系,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续推向前进。

  党的创新理论体系的新概括

  深入研究、科学概括党的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需要围绕主题,抓住根本,在科学理论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上下功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形态各个阶段,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无不围绕着这一主题,都是这一主题在不同时代条件下和不同发展阶段的理论展开。今天,认真研究和总结十六大以来党的创新理论体系,也必须把党的创新理论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上加以深入研究与提炼。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系统地提出了五大战略思想。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统领,是党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本质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其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一新型发展观,既积极吸收了当今世界各国科学的发展理念,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又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对我国现阶段的发展规律作出了科学揭示;既继承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发展的基本思想,又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进一步揭示了我国现代化发展的本质、状态、目标和基本要求,生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的宝贵品格。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把社会和谐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高度,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高度,从而赋予和谐社会以特殊的科学内涵和特殊的战略意义,是十六大以来党的思想理论创新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的理论创新意义在于,我们党在初步解决了依托市场经济推进经济建设这一“经济发展”重大任务的同时,对“社会发展”这个重大范畴的认识更加科学化和具体化了。我们既要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视野和战略高度来谋划和实现社会和谐,又要以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权益问题为出发点,以化解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为着力点,发育社会机体,完善社会管理,建设和谐文化,促进社会公平,增强社会活力。

  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密切适应时代新变化和实践新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凸现了执政能力建设,明确形成党的五大执政能力的建设体系,明确提出要不断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这是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在党的建设问题上历史性的认识飞跃。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贯穿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之中,统一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深刻反映了我们党顺应时代和人民的要求,深刻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

  关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把党的先进性建设提升到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高度,作为贯穿党生命始终的一项根本建设和根本工程,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种高度的理论自觉,是党的思想理论创新的又一重大成果。党的先进性是历史的、具体的,又是时代的。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最重要的环节是必须把党的先进性建设放到时代变化的高度,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时代脉搏,保证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

  关于积极推进和谐世界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是对邓小平同志和平发展时代主题论的进一步坚持和创新性发展。在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已成为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同时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在这样一种时代大潮流和国际大格局下,明确提出建设和谐世界的战略思想,不仅对于进一步坚持和平发展的外交路线、推进形成和平稳定的国际格局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而且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重要意义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既继承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发展的基本思想,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脉相承的重要特点;又紧密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出了创新性发展,生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的宝贵品格。科学发展观的创新发展,突出地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揭示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本质与核心,这就是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规范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准则与状态,这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关键与目标,这就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抓住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精神实质,这就是统筹兼顾、全面推进,开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新局面;进一步把握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时代条件,这就是充分利用“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坚持对外和平发展与对内和谐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解决了“为谁发展”的重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在指导发展上的集中体现。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变革与进步的基础,人的发展才是社会变革与进步的目的;生产力的发展归根到底必须通过人的努力、为了人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从根本意义上说就是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为着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推进经济社会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全体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科学发展观的首要要求。同时,还要把人的发展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把人的发展程度作为衡量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准,使人的能力不断增强、人的自由度不断提高、人的个性不断丰富,最终实现每一个人都全面发展的最高理想。

  ——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解决了“靠谁发展”的重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在指导发展上的集中体现。依靠谁的问题,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尊重实践,尊重群众,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注重把握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新生事物,注重从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实践经验中捕捉、把握社会变革与发展的契机,注重从本质上发现、保护、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注重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社会变革与发展上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解决了“如何发展”的重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在指导发展上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精要在于全面地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辩证的方法要求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要素、各个层面之间,在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之间,必须坚持全面地发展、协调地发展和可持续地发展,而绝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抓其一点不及其余。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准则和形态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具体而深刻地坚持了事物相互联系和全面发展的基本观点,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以鲜活的时代内涵。

相关稿件  
·庞仁芝: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来浙考察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常绍舜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新趋势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