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首页 | 高层吹风 | 浙江观察 | 理论前沿 | 决策解读 | 工作简讯 | 中心组学习 | 社科信息
    
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把握好四个关系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我县实际,就是要按照“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走在前列”的总要求,正确把握好四个关系:

  “好”与“快”的关系。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首要的是经济发展,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尽管现在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如资源要素的制约、深层次的利益调整、转型发展时期矛盾多压力大等,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由此而放慢发展,甚至放弃发展。要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资源要素利用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当前,强县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要居安思危,正确处理“好”与“快”的关系,进一步提升工作标准,继续保强创优、走在前列。

  发展与民生的关系。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民生的改善要靠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来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更要靠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要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上,更加重视优先发展教育,更加重视以创业带动就业,更加重视社会保障,更加重视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和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更加重视社会稳定,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相协调。

  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关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硬实力建设和软实力提升互促互进,是增强县域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资源要素、经济财力等是硬实力,文化、制度、体制机制等是软实力。制度创新包括体制、机制创新,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动力。新形势下发达地区要率先发展,“软实力”显得更为重要,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大力推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增强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动力活力。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首要的是统筹城乡发展。作为经济发达地区,更要率先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十七大报告强调“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结合县域实际,我们绝不能就城镇抓城镇,就新农村抓新农村建设,必须率先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一体发展的新机制,必须十分重视城镇群和城乡一体化规划建设,大力建设新县城,着力建设新城镇,努力建设农村新社区,从而形成城镇带农村、农村促城镇的良好局面。

  (作者系中共绍兴市委常委、绍兴县委书记)

相关稿件  
·落实科学发展观 服务新农村建设
·用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丽水:用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开创国土工作新局面
·落实科学发展观 服务新农村建设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