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国家动画基地门口的吉祥物
浙江在线12月4日常州讯 (记者 叶海) 两年前,常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的负责人将献国出门招商,要走千山万水、求千家万户;现在,他每天坐在办公室里就不断有企业电话过来要求入驻,从前的“招商”变成了“选商”。他告诉记者,因为现在常州做动画,“只需要带一个脑袋,其他的基地全部帮忙解决。”
今年11月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博览会上,常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摘得行业最高奖项——“中国最具竞争力数字娱乐产业基地”。目前,常州已吸引了北京、上海、广州等56家知名动画公司入园,加拿大、印度、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8家境外企业入驻或项目合资合作意向。今年,基地有90部动画题材上报广电总局立项,位居全国17家动画产业基地之首。全年制作完成的12部动画片中,6部在中央和省级电视台播出。
经过两年的充分培育,常州绘制了一幅令人瞩目的动画产业新版图。
调整产业结构打造“动画之城”
业内公认,单纯的动画制作是一项投入高、产出低的风险行业,但在常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这个规律被打破了。
在戛纳国际电视节目交易市场上,常州安利动画公司刚刚制作出三集样片的《小虫三宝》一炮而红。德国片商望着可爱的动画形象喜不自禁,当即签订购买合同。随后,西班牙、葡萄牙、法国、东欧、中东、南美的片商蜂拥而至,公司加紧制作的52集动画片全部卖出,销售收入1500万元。“成本花了1300万,片子还没做完就收回成本,”安利动画公司总导演张昭宏算了一笔账,“后面再卖片子,赚的就都是净利润了。”
安利公司只是常州动画基地50多家制作公司之一。除此之外,这个国家级基地还吸聚了40多家动画产业相关企业,如剧本创意、音乐制作、网络动漫、手机动漫、衍生品开发、人才培养等配套公司。一个初具规模的动画城在常州崛起。
在文化产业发展浪潮中,常州立志创新,选择具有土地集约、知识密集、能耗低下、产业链长等特性的动画产业,作为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常州要把动画打造成新的支柱产业,结合现代制造业优势,大力发展玩具、服装、电子等动画衍生产业。”常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管委会主任蒋献国说,“动画就是生活、就是文化,常州所有传统产业,都可成为动画产业可资借用的平台。”
打造六大服务平台培育成熟产业形态
“政策优惠是一时的,真正吸引企业的只有靠服务。”蒋献国告诉记者,通过打造六大公共服务平台,常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越来越热门,业界誉之“常州模式。”
制作动画需要昂贵的技术投入,但在常州,制作公司只要带着创意团队来就可以了。常州动画产业基地出资2000万,建成了配备国际先进动画制作设备的服务平台。任何一家制作公司需要的三维、动态捕捉、剪辑、合成、渲染等技术要求,在这里都可以低价使用。工作人员介绍,基地硕大的会议室,“租给企业一个下午,仅仅收费50元。”
采访过程中,常州金融系统人员正在参观。蒋献国告诉记者,动画产业前景广阔,但风险常存。为了推动企业长足发展,基地引入风险投资公司,定期邀请金融行业沟通,探索动画产业的资本之路。
国内制作一集动画片需投入8000到10000元,而动画公司卖给电视台的播放权仅能回收不到10%的成本。这就决定了,“动画片真正赚钱的,要靠衍生产品。”为此,常州动画产业基地专门建成了衍生产品研发平台,将企业的动漫创意转化为样品,“放在市中心的柜台中,如果有人问津,表明市场认可,之后再通知企业进一步制作。”
除了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衍生产品研发平台、投融资平台,常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还兴建了产权交易平台、人才培养平台和专家评估咨询平台,全方位提供服务。
彰显产业集聚壮大创意之都
从“招商引资”变为“选商引资”,常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完成了第一级跳。现在,登门要求入驻的企业日渐增多,原来的场地不够用了,政府一再“腾笼”,给足空间。过去忙于拉企业上门,现在把精力全放在完善服务上。过去光有动画制作公司进来,现在从剧本、配音、制作、营销、衍生品开发,一应俱全,产业链越发完备。
记者了解到,常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未来几年又有一番大动作:占地2平方公里的西太湖原创动漫产业基地、衍生产品研发生产集聚区、动漫产品交易集聚区、动漫休闲旅游集聚区、人才培养集聚区将相继建成。
动画产业是一个竞争产业,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趋势下,常州积极探索产业专业化之路。目前,常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已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达成战略合作,两地动画制作设备实现共享共用,制作信息互通有无,“对方有的设备,我们不再投,我们已有的题材,对方尽量规避。很多在这里不能实现的制作,企业会拿到上海完成,同样享受对方园区的优惠政策。”
通过分工协作,逐步实现生产环节的专门化,“培育一到两家龙头企业,吸附其他专业公司,画图的公司专司画图,剧本创意的专门提供创意,一家公司用不着从头做到尾,常州动画正努力迈向真正的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