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系列访谈
实事为百姓 辉煌说五年
网友拍变化 进入论坛
田园秀装
田园秀装
奥运情
奥运情
赛龙舟
赛龙舟
老村新人
老村新人
乡村涌动健身潮
乡村涌动健身潮
村官誓为民谋利
村官誓为民谋利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专题聚焦 > 喜迎2008浙江省“两会” > 事业篇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喜看教育大发展:跟着校长逛校园

  【原定目标】 2003年,我省提出,高标准、高质量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段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全面实现外来民工子女就地入学。同时设定了具体目标:基本普及从学前三年到高中段的15年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

  【丰硕成果】过去五年,我省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显著提高。目前,我省在全国省区中最早基本普及从学前三年到高中段的15年教育,现在已有94%的初中毕业生能升读高中,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8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

  跟着校长逛校园

  让孩子们读上书、读好书是每一个家庭的期盼;让更多的人共享教育的权利是政府的心愿。5年来,我省教育继续快速发展,一个个期盼、一个个心愿正成为现实,生活在浙江的孩子享受到了质量更高、环境更好的教育。

  遍布我省城乡的一所所学校的变化,浓缩了浙江教育5年的长足发展。日前,记者走进城乡学校,跟着校长逛校园,真切感受教育的巨大变化。

  一所农村中学的“前世今生”

  从安吉县城开车出发,沿着104国道往安徽方向行驶20来分钟,老远就能看到左前方几幢四五层高、灰墙青瓦房子组成的建筑群,在一片农田和四周农房中,显得特别醒目。这就是安吉县高禹镇中学。

  走进校园,看着左边四五个标准篮球场、一排乒乓球台,右边有300米跑道的操场和整齐的草坪,你很难将此与农村学校联系在一起。校长熊明建指着崭新的教学楼、科技楼笑着说:“我们学校以前的条件比较差,2004年9月易地新建搬到这里。”

  走出校门,沿着乡村公路驱车七八分钟,熊校长带记者来到高禹镇中学的“前世”。这里已变成一家企业的厂房。一进大门,熊校长就指着右边墙体斑驳的一排平房说:“这是我们学校最早的教学楼。”走在老校园里,感觉环境非常局促。熊校长说:“以前下雨,操场上的积水一个星期也干不了,学生想打篮球都没有场地。”

  穿梭于高禹镇中学的“前世今生”,让人感叹变化之快。

  再次走进高禹镇中学新校区时,记者来到科技楼三楼,初二(2)班的同学正在上电路方面的实验课,几位手拿电线正在接电路的女生高兴地对记者说:“自己动手操作过了,学过的内容很容易理解、记住。”科学老师黄成说:“在老校区时学校没有实验室,实验课只能老师操作,学生看。有的实验还没有设备、仪器,我们只能用嘴巴‘讲’实验,学生听了效果不太好。”现在高禹镇中学有6间实验室,所有物理、化学、生物的实验都能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城里学生做什么实验,这里的孩子也都能做。在高禹镇中学,记者看到了和城里学校一样的语音室、电脑室、多媒体教室。

  以前教学条件差,老师教着没劲,高禹镇不少老师想调走。储成继老师不好意思地说:“我刚来时也想走,现在条件好了,觉得在这儿也能干事业,就不想走了。”现在,不仅高禹镇的老师安心在这儿教书,外面的老师还想调进来。

  教师乐教,学生自然乐学,教学质量逐年提高。2005年以前高禹镇的教学质量在安吉处于中下水平,2006年达到中等水平,去年则已名列安吉县农村学校教学质量第3名。

  在高禹镇初中采访时,记者问几位迎面走来的学生:“初中毕业后想干什么?”同学们笑嘻嘻地回答:“上高中。”“高中毕业后呢?”“上大学!”

  一所百年高校的“华丽转身”

  带着高禹孩子们的梦想,记者离开安吉,来到杭州下沙高教园区。看着窗外掠过的一个个现代化校园,不禁惊叹高教园区5年来的变化。浙江理工大学校长裘松良对记者说:“我们学校以前叫浙江工程学院,2004年5月,学校升格更名为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2001年10月首批进驻下沙高教园区,这几年,校区不断建设、完善。学校大了,更多的学生能走进大学校园。2003年浙江理工大学本科招生量3900多人,去年秋季开学时,有6100多名来自全省各地和全国20多个省市的年轻学子,走进这所有着110年历史的高校。

  站在学校图书馆前,裘校长指着图书馆西南面的18号楼和北面的15号楼对记者说:“这两幢楼里各有我们学校的一个‘宝贝’,18号楼里有先进纺织材料与制备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5号楼有现代纺织装备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我省省属高校中的“长子”,此前我省只有浙江大学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去年年初,依托这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先进纺织加工技术创新团队成为教育部创新团队。

  来到生活区,裘校长指着正在建造的两幢楼说:“这里造的是一幢研究生楼、一幢留学生楼。经过前几年的增量扩张后,这两年我们学校的层次和重心正在往上提。”近5年,浙江理工大学的研究生数每年以一两百人的幅度增加。去年年初,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有了纺织工程和机械设计及理论两个博士点。提高学校的国际化程度将是裘校长的下一步棋,他说:“到2010年,我们学校的留学生人数要达到三四百人。”

  下午5时多,结束一天课程的大学生们纷纷走出教室,校园里一下子热闹起来。看着一个个朝气蓬勃的年轻学子,记者感到高禹镇中学孩子们的梦想并不那么遥远。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