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1月09日讯 “刚免费开放时,那真当叫忙啊,以前坐在那儿都要打瞌睡,后来是恨不得有分身术。”沈水根用力晃了晃胳膊,然后笑笑。这个五十出头的退休职工,已在浙江博物馆做了四年多的藏馆管理员,很自然地,他亲历了3年前浙博“全年免费开放”的全国引领性创举。
从闲到忙,从一天只有10个人到一天涌进1万人。如今的沈水根,时刻都能体会到一种充实的忙碌。
从2004年1月1日开始,包括浙江博物馆在内的多家省内博物馆,实行全年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这在国内还是第一次。以浙博为例,免费开放前后的年平均客流量,基本上翻了五倍之多。而对包括学生、老人、外来务工人员等在内的各类人群而言,“走进博物馆去瞧瞧”,也逐渐成了一件“零门槛”的文化活动。
-开放前后
观众人数成倍增长
沈水根是2003年初来到浙江博物馆的,回忆起那时候的景象,文化程度并不高的他,冒出一个成语:“门可罗雀。”
在沈水根印象当中,当时的上班环境清净得有点过头,以至于常常会感到很寂寞:“从上午8点上班到吃中饭,我经常是只看到两三个人,有时候一个都看不到。”
沈水根告诉记者,当时出现在博物馆的人,不是老外,就是学者模样的人,“哪像现在,你去馆里转一圈,老人、小孩、打工的,谁都能见着。”
省博物馆副馆长赵雁君深有同感:“毕竟票价并不便宜,有些展览,很多大人都是买票让孩子进去看,然后自己宁可等在外面。”
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沈昆荣告诉记者,让博物馆把社会教育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真正做到关怀社会、关怀民生,是他们当时最终作出免费决定的直接原因:“博物馆毕竟不是给少数人造的。”
免费开放后最直观的变化,就是参观者数量的大幅度增长:“我可以举个例子,2004年前,浙博一年的客流量是20万,现在,每年平均超过100万。丝绸博物馆也是一样,免费前,每年只有10万人去,现在每年是33—40万,基本上都是以4到5倍的幅度在增长。”沈昆光说。
在沈水根看来,自己现在上班连聊闲天的功夫都没了:“如果是双休日,几乎每分钟都有参观的人走进展厅,‘五一’、国庆这些假期更不得了,去年‘五一’来的人大概就有3万多,我们都没有好好休息。换成以前,早就回家去了。”
省丝绸博物馆社教部主任于敏敏,也对免费后的“人数疯涨”深有体会。她告诉记者,现在一到双休日,丝绸博物馆里到处都能看到中、小学生的身影:“有时候人手忙不过来,我们社教部只得全体出动,就当免费加班了。”
-开放背后
还有很多服务细节要跟上
免费给博物馆带来成倍的客流量,也带来了许多无法回避的问题,就像赵雁君所说的那样:“背后所要应对的问题,远比表面上看到的要多很多。”
给沈水根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博物馆的卫生间。当年因为客流量少,管理层决定把部分卫生间改造成实验室:“但后来一免费,厕所就不够用啦,老是有人排队。结果,馆里只好又把实验室再改回来,顺便还把以前的厕所都装修了一遍。”在沈昆荣看来,这就是免费之后所必须跟上的“配套服务”:“这些细节不上去,人一多肯定就要出乱子。”
为了把“配套服务”做到家,省博物馆在许多方面都下足了功夫——装上电子显示屏,让排队的游客能先睹为快;安置多个饮水机,则解决了一直存在的馆内喝水难问题。“现在人再多,整体上也不会乱到哪里去,因为该想到的都想到了。”沈水根说。
除了硬件,浙博在“软件”上也丝毫不含糊。仅去年一年,他们就面向全省公开招聘了10个讲解员。
“人多,而且各个阶层的人都能进来,这对讲解员和展厅管理员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比如,现在有一些民工看展览的时候,常常会大声喧哗。这时候,管理员就要很有技巧地去跟他沟通。”赵雁君说。
采访当中,无论是沈水根、赵雁君,还是沈昆荣,都觉得免费后比之前的压力更大了。
“很多人会觉得现在没有硬性指标了,但真实情况并非如此。我们的免费,肯定不是以降低展览的数量、质量为前提的。”沈昆荣说,像今年轰动杭城的庞贝展,就是最好的例子,“这样的好展览能进来,而且又免费,这才是老百姓最愿意看到的。明年,我们还会有很多好的项目要拿出来,每个人肩上的担子也会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