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温州制造业面对5大利空 超过4万家企业倒闭

2008年07月15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浙江在线07月15日讯 7月酷暑,温州制造业却倍感寒冷。

  “忙活了一个季度,算算几乎没什么利润。”温州规模型鞋厂老板谢福成7月1日终于下定决心要登广告把厂房转让。

  已被反复证实的一个数据是,温州作为中国制造业的发源地,是国内30多个细分产业的生产基地,然而,30万家制造企业目前正有20%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目前已有超过4万家企业倒闭。

  逼迫谢福成们走上绝路的正是激增的生产成本,劳动力升值、原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取消加上贷款利率上调,对于靠低成本、低市价、低利润生存的制造业,道道都是必杀令。

  而就在记者深入温州采访期间,制造企业又遭两大打击:6月底,服装出口再遇新的“贸易壁垒”;7月初,电价上调。

  活下去还是干脆死掉?自救还是他救?正进入阵痛期的温州制造业非常迷茫。

  活下去是个奢望

  最近一段时间,温州市民张先生在翻看当地报纸时非常头疼:“密密麻麻的信息小广告越来越多。”

  记者注意到,让张先生头疼的广告许多都是出租出售厂房仓库的信息。记者随机拨打询问,听到的尽是急切的声音:“黄金地段,设施齐全,随时入住,价格好商量。”

  与谢福成接上头后,7月1日,记者来到谢位于鹿城工业园内的鞋厂,三层楼高的厂房、上万平方米的空间内,只有谢和他的两个亲戚留守,成堆的边角料已有些发霉,机器上满是灰尘。

  “现在是停产,工人工资照发,没有订单就全放假了。”谢希望记者能把整个厂子包括工人都包下来,最差也要把厂房拿下。

  看到记者不满意,谢又推荐说不远的地方还有两个厂房,是同行委托交易的。途中经过有中国鞋都之称的双屿镇附近厂区,记者看到,不少厂房都是大门紧闭,门内保安无精打采。

  记者随后来到温州平阳水头镇,这里有中国皮都之称,曾经一天生产皮量1.2亿张,是全国产量的1/4。然而,记者下午3点在稍繁华的一条街上看到的多是着蓝色工服的工人在闲逛。一问才知,厂子里最近没订单,不用上班。

  据温州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提供的数据,温州30多万家中小企业中有20%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即6万家,其中至少有4万家已倒闭。

  温州服装商会会长郑晨爱对记者的解释是“这是中国制造的普遍现象”,但温州无疑是个重灾区。郑承认,今年是最困难的一年。

  “活下去的确是个奢望。”和谢福成口吻相同,接受记者采访的多家企业主对生存条件难抱太大希望。

 [1] [2] 下一页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作者: 编辑: 侯玮

我来说两句:
 昵称: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