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个女大学生义工与精神病人的不解之缘

2008年07月23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与托管员结缘

  

“叶老师”和托管员们一起做手工。

托管员们的作品。 
  叶钗钗是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与控制技术学院的大二学生,是个生于1988年的80后,自从大一来托管中心活动后便与这里的托管员结下了不解之缘,以后每逢双休日便会过来义务为托管中心打扫卫生、修电脑,当上系里的志愿队队长后,又组织更多的志愿者来这里献爱心。为了不给托管中心增添负担,他们从不吃午饭或者自己带吃的。

  为了帮助托管中心筹集经费,她和志愿者在学校组织了各种形式的义卖活动,并且将平时回收的废报纸、旧书、塑料瓶子拿去卖了。

  今年暑假学校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选择了有工资的单位,有的去外地旅游了,而她却主动申请来托管中心做义工,照顾这些萍水相逢的“学生”。她说以后工作了还是会回来看望这些朋友们的,这里也是她的家。

  小女生的委屈在日记里诉说

  跟叶钗钗交谈的时候发现这是个很单纯的小姑娘,当记者问她在这里有没有碰到不顺心或者委屈的事情,她把头摇得像拨浪鼓。然而记者却无意中发现了她的志愿者日记,里面记载了她与托管员和睦共处的快乐时光,也记录了小女生的委屈。

  有的托管员经常会自言自语,甚至莫名其妙地乱发脾气,拍桌子、摔东西,一天早上,一个托管员在吃东西的时候突然耍起性子,冷不防地在叶钗钗的手臂上狠狠地抓了一把,手臂上顿时一条条血痕,钗钗当时就觉得特别委屈,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但是坚强的钗钗还是没让不争气的眼泪掉下来,还很和蔼地拍拍那个人的肩膀,带着她去洗漱,那个人也似乎知道错了,耷拉着头。

  叶钗钗的家在绍兴嵊州市的一个小镇,母亲几十年来身体一直不好,一年365天有300天是在感冒中度过的,也不能干活;父亲在她初中的时候遭遇了一场车祸,从此干不了重活,现在全家的担子都压在了她哥哥的身上。

  瞒着家里人在托管中心做义工的钗钗有时候很矛盾,她在日子里写道:想想亲爱的妈妈、爸爸,还有辛苦的哥哥,家里压力那么大,我不仅帮不上忙,却在这里当义工。日记本上的这些话被钗钗又狠狠地涂掉了。

  在钗钗的日记里出现次数最频繁的就是“钗钗加油”的字样,几乎每篇日记的末尾都有这样的话,尽管每天都能碰到这样或那样不顺心的事情,但是钗钗都在给自己打气,她说:“如果想放弃,当初就不会来了,要想做好就需要一颗爱心和耐心。”

  不简单的小姑娘人人夸

     有一个自称“小乌龟”托管员每天嘴里念叨着“我的小名叫青蛙,大名叫乌龟”,平时调皮捣蛋的她现在老是问钗钗:“叶老师,你爱不爱我?”得到的回答是“爱,当然爱咯。”

  记者问“小乌龟”:“叶老师对你怎么样啊?”“小乌龟”笑着说:“当然好拉,她教我唱歌、画画,还经常开导我,叫我不要胡思乱想,我最喜欢和她一起做游戏。”

  这个善良、秀气的小姑娘也赢得了托管中心工作人员的一致好评,邵在田老师点着头说:“真是个好姑娘啊,你说好不容易到暑假了,哪个年轻人不喜欢去逛街、旅游啊,她却宁愿留在这里,还和我们吃住在一起。小姑娘真的不简单啊。”

  来托管中心探望母亲的袁女士常听母亲提起“叶老师”,她很感激地拉着钗钗的手说:“谢谢你对我母亲的照顾,给你添麻烦了。”临走时,袁女士一定要把一件丝绸短衫送给钗钗的母亲。

  叶钗钗所在学院的团总支书记黄飞青老师对这个得意门生也赞不绝口:“叶钗钗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有一个金子般的爱心,虽然家里有困难,但是仍乐于助人,早在大一的时候就被批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本来暑期实践时准备让她回家照顾母亲,但是她主动请缨要去那里。”

  下课铃响了,钗钗在一群“学生”的簇拥下到多媒体教室看电视了,《西游记》是他们每天必看的。

  画外音: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型的翅膀,带我飞,飞过绝望。不去想他们拥有美丽的太阳,我看见每天的夕阳也会有变化,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我终于看到所有梦想都开花,追逐的年轻歌声多嘹亮……隐形的翅膀让梦很久比天长,留一个愿望让自己想象。 ——《隐形的翅膀》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见习记者 童俊 编辑: 侯玮

我来说两句:
 昵称: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