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新形势下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和谐发展的建议
绍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车晓端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这次省人大常委会首次组织三级联动开展专项审议教育工作,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的一项有效举措,充分体现了省人大常委会对教育工作的重视和关心。为配合做好联审工作,绍兴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主任会议二次听取对教育联审工作安排的汇报,并把我市教育专项审议列入6月份的常委会议题。5—6月份,我们在配合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对我市开展调研的基础上,又组织了3个调研组,每个组由2—3个委室参与,在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带队下,深入各县(市、区)开展调研。同时要求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开展教育专题调研,尽可能列入常委会专题审议。各县(市、区)人大调研组,按照省人大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深入基层农村和学校开展调研,掌握教育工作的第一手资料。在调研基础上,绍兴市和部分县(市)开展了教育工作专项审议。这次联审,对我市教育事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今天听取了省政府向省人大常委会所作的全省教育工作情况报告。报告从建设和谐社会,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高度,全面回顾总结了我省各级各类教育的总体发展情况和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客观指出了我省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教育科学和谐发展的目标和今后的工作重点、工作措施。整个报告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成绩鼓舞人心,问题实事求是,目标顺应形势,措施扎实可行。
近年来,省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法律、法规,全省教育事业步入了依法、健康发展的轨道。政府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教师队伍稳定、结构优化、素质不断提高,各类教育发展较为协调,城乡间的教育差距逐步缩小,素质教育深入实施,教育改革彰显创新活力。我们欣喜地看到,全省教育事业实现了两大历史性跨越。
绍兴市的教育事业也得到了较快发展,市政府提出了“对学生一生负责、办人民满意教育、建现代教育强市”的工作目标,致力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实现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不断增加对教育的投入。绍兴市在解决民工子女入学问题上,创建绿卡制度,确保平等入学、有序入学、同城同待遇;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上,以教育创强、标准化学校创建为载体,积极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在发展学前教育上,大力推广实施“民办公助”模式,对市区幼儿园非公办在职教师实行人均每年5000元的专项补助,着力提高幼儿教师素质和办园水平;在提高教育质量上,技能竞赛、学科竞赛、高考成绩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无论是省政府的教育工作报告,还是我们对绍兴教育工作的调研与审议,都让我们看到了各级政府在重视和加快发展教育上所作的积极努力和取得的可喜成绩。我们相信,我省教育事业的科学和谐发展,必将为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实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要切实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依然任重道远。我们在调研和审议中,发现有以下四个新问题需要政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一、政策变化带来的新问题:教育事业发展的投入相对不足且区域间不均衡。近年来,政府对义务教育阶段一系列减免政策的密集出台,在给广大学生带去福音的同时,政府的教育投入问题日益凸显。一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投入相对不足。就绍兴市来说,尽管市、县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大幅增加,但增加的投入很大部分被用于教育减免的补助和教师增资,而用于教育事业发展的投入却较少,不少学校可用经费不增反减。二是县(市、区)之间经费保障水平不均衡。由于受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县域间教育经费保障能力相差悬殊。就绍兴市来说,绍兴县、诸暨市等县(市)财政较好,教育经费保障能力较强,而新昌、嵊州等县(市)由于财政较差,又不能享受省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因而既要按上级政策要求减免学杂费等,又要保证教育事业经费增长,实在勉为其难。
二、教育自身发展带来的新问题: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经过多年来的努力,我省的各类教育都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比较而言,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相对滞后。学前教育突出表现为“四个难”。一是持续发展难。幼儿园办学基本经费缺少保障,尤其是农村幼儿园。二是规范管理难。不少民办幼儿园存在低层次无序竞争,一些农村还存在无证幼儿园。三是队伍稳定难。主要原因是公办教师编制少,教师职称评定少、收入低、保障差。以绍兴市为例,公办幼儿教师编制仅占178%,有777%的农村幼儿教师至今未评职称,一些幼儿教师年收入不到1万元,“五大”保险参保率只有60%左右。四是移交接管难,一些较大规模的住宅小区由于规划和政策落实等原因,未配置幼儿园或配置后不肯移交教育行政部门。职业教育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是,毕业以后经济收入少,社会地位低,从而导致招生困难,影响职业教育发展。
三、群众教育需求上升带来的新问题:解决“读好书”的问题更加迫切。几十年来的努力,解决了“有书读”的问题,但优质教育资源的增长依然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特别是城乡之间的差距仍然较大,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学校优秀教师缺少以及农村教师编制不足,从而影响农村教育质量。目前农村学校硬件设备与城市差不多,但由于一些农村学校教师居住在城市、农村教师收入较低,以及城市公招优秀教师等原因,导致农村优秀教师继续往城市跑。农村学校缺少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的政策措施,使得农村学校教师整体素质不如城市,农村教育质量也不如城市。
四、经济发展带来的新问题:解决外来民工子女入学的压力日趋加大。我省良好的创业、就业环境,吸引了来自全国的外来劳动力,他们为我省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与此同时,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问题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一是数量成倍增加。以绍兴市为例,2007年全市民工子女在绍入学人数达616万人,比2004年翻了一番,并且以每年近1万人的规模递增;绍兴市区达141万人,占义务教育段学生数的181%。二是保障难度加大。不少公办学校已达饱和,一些民办学校又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进一步推进教育科学和谐发展,全面落实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继续完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省政府今后出台教育减免政策时,要考虑到各级财政的消化能力,确保各级财政能保障用于教育事业发展的“两个提高、三个增长”。在考核教育经费投入方面,要考核剔除政策性减免所补经费后用于教育事业发展的经费增长情况。要明确生均公用经费逐年有所增长的参照指标,如规定每年生均公用经费的增长比例不低于当地财政收入或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比例。但对财政比较困难的山区县(市),如绍兴市的新昌、嵊州等县(市),省政府需考虑把它们列入政府转移支付范围,以提高这些县(市)的教育经费保障能力。各级政府要按照浙政发(2004)47号和浙政发(2007)5号文件要求,切实落实教师津贴、补贴和合理收入的政策。省财政宜适当调高班主任工作补贴标准。
二、加快发展农村教育。要进一步树立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在经费、师资和政策上向农村倾斜,特别是要制定出台吸引农村优秀教师安心农村、扎根农村的政策措施。除落实农村教师补贴政策、缩小城乡教师实际收入差距外,要探索在农村集镇建造优秀教师经济适用房,加大对农村优秀教师在住房、收入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和评先评优、职称评定等激励措施力度,使他们安心在农村任教,切实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同时,要适当增加农村教师编制,使农村学校教师编制至少不低于当地城区学校的编制水平。在提高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上,农村增幅也应不低于城市。三、着力发展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省政府要制定更为具体的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和措施,在调研的基础上走出一条民办公助、有浙江特色的幼儿教育发展的新路子。要加大对幼儿园所建设的投入,并充分调动村级集体、社会组织、民间个人参与办学的积极性。要增加公办幼儿教师的编制,使中心村以上幼儿园都有公办教师担任园长或骨干教师,让优秀的非公办幼儿教师有通过公开招聘成为公办教师的机会,促进幼教队伍的稳定和优化。在适当的时候,探索把学前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要引导全社会重视、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努力改变职业学校招生难的状况。要进一步规范企业用工持证上岗制度,逐步提高企业技术工人的经济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