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是浙江海塘建设的分水岭”
年长的人都知道,解放前留下的浙东海塘千疮百孔,险象环生,肆虐的台风一直是浙江省人民的心腹之患。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发动群众积极修复和新建海塘,但受财力、物力所限,海塘建设标准低,大都只能抵御5至10年一遇的潮浪,远远不能适应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浙江省水利厅的一名工作人员说,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浙东沿海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标准性海塘,每年都是修修补补,哪里有缺口哪里就补上,效果很不好,屡修屡毁,遇到大风大浪,海水倒灌、溃堤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很大的威胁。
1978年,省内最早的一条标准塘在宁海的伍山建成,是按一定的标准和质量建成的,建成后取得了良好的防御风潮的效果,保护了长街平原的十万亩农田。
为了推广宁海经验,省水利厅在宁海召开了现场会议,从80年代开始,全省开始逐步兴起修建标准塘,提高沿海堤坝的防台防汛能力。
继1989年23号台风、1994年的11号台风后,浙东沿海的温州、台州开始大规模修筑标准海塘,将海塘的防御标准提高到20年一遇。
1997年的11号台风在温岭登陆,浙东700多公里海塘被严重摧毁,207万群众被洪水围困,145万人紧急大转移,死亡240多人,直接经济损失193亿元。
接踵而至的灾害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浙江省委、省政府及时作出了建设高标准海塘的正确决策,提出“宁愿少上几个项目,少盖几幢高楼,也要将重要海塘加固好、建设好,经过几年努力把浙东海塘建设成‘钢铁长城’,造福子孙后代”。
目前,全省6600多公里海岸线已经建成海塘2000多公里,其中抵御20年一遇以上的高标准海塘就有1400多公里。
一位省水利厅的官员也感慨:“可以说1997年是浙江海塘建设的分水岭”。
浙江淹不起
浙江是一个经济大省,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为1864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为37130元,均居全国第四位,其中人均生产总值为全国的近2倍。但是同时,浙江也是一个饱受洪涝台灾害之苦的省份,每年都会有台风或登录或严重影响,而每一次的影响,无疑都是对浙江经济发展的刺痛。
2005年“卡努”台风,造成浙江直接经济损失79.5亿元;2007年“罗莎”台风,卷走浙江75亿;2008年梅汛期6?10强降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6亿元……当前,浙江正处于全面提升的关键时期,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日益集中的人口和财富,使得每次洪涝台灾害都会给浙江带来严重的影响,浙江正变得越来越淹不起,涝不起。
然而,浙江现有水利工程,尤其是部分山塘水库、江堤海塘,由于工程年代久远,设计标准低,工程运行逐渐暴露出了一定的问题。
据浙江水利部门统计,目前,全省4000多座小(二)型以上中尚有病险水库982座;4100余座屋顶病险山塘仍是农村防洪地薄弱环节;全省建成的1400公里标准海塘,部分海塘塘段经过多年运行,出现沉降变形;山丘区小流域防御短历时暴雨引发山洪及泥石流等灾害地能力偏低等问题,这些都成为了经济稳定发展的隐忧。
近年来,随着台风影响浙江省的次数增多,强度增强,局地暴雨增多,使得应对水旱灾害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更加突出。为了进一步夯实水利基础设施,增强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的能力,提高复杂条件下防灾减灾抗灾的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全球气候变化对浙江省经济社会的影响,这既是一场严峻的挑战,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
今年年初,浙江省委、省政府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和人代会以及4月份的浙江省委十二届三次会议上,明确提出了要组织实施“强塘固房”工程。
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省长吕祖善更是亲临“强塘工程”现场视察指导,并多次做出重要部署。副省长茅临生在7月7日召开的全省实施“强塘固房”工程(强塘部分)电视电话会议上要求各级政府落实主体责任。
在当前的浙江大地上,一项护民生、保民安的”强塘工程”正从内陆到沿海,从山区到平原,轰轰烈烈地开展来了。
五年投资136亿元打造“强塘固房”
根据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强塘固房”工程建设中将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海塘配套加固、江塘(堤)加固、病险山塘整治步伐,加强水利工程维护和应急能力建设。
今后五年内,浙江将完成982座小(二)型以上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其中大型6座,中型53座,小型923座;加固平均沉降量大于30厘米及存在严重变形的海塘321公里,加高加固非标准海塘和标准较低的海塘215公里,配套加固隐患严重的病险水闸346座;加固保护面积万亩以上或人口万人以上的干堤309公里,加固保护人口的千人以上的小流域堤防773公里;争取完成4000座屋顶病险山塘的除险加固;五年完成总投资136亿元。
从年初提出决策至今,短短几个月时间,一项护民生、保民安的“强塘”保安工程便已然在浙江大地上热火朝天地进行着。
7月7日,绍兴市计划从今年起到2012年将对120座水库实施除险加固,配套加固海塘37公里、闸站9座,加固钱塘江主干堤20.3公里,加固小流域堤防89.6公里。
7月15日,温州市计划从2008年至2012年,该市将完成投资37亿元,用于“强塘固房”工程水利部分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海塘配套加固、江塘(堤)加固、病险山塘整治以及小流域治理等,全面提高防灾抗灾减灾能力。
8月14日,台州市计划总投资66.4105亿元建设”强塘工程”,其中五年计划建设投资35.6998亿元,快速推动”强塘工程”建设。
截至2008年8月底,全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累计开工370座,完工235座,完成投资17.53亿;完成海塘建设10公里,开工加固沿塘水闸43座,完成25座,钱塘江等干堤9.6公里,完成投资1.75亿;小流域堤防110公里,完成投资2.2亿,有效巩固和提高了水库、海塘、江堤的防台御潮能力。
今年刚刚通过竣工验收的温州永强标准海塘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生命塘”,因为它保护着永中、沙城、天河三个乡镇和温州机场等一大批城市基础设施以及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当地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在浙江,像龙湾永强海塘这样的水利保障设施在今后的五年将不断涌现,将有力护卫浙江百姓的安危。
浙江,正在以恢弘的手笔,磅礴的气势,谱写“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水利新篇章。浙江水利正秉承着驭水兴利的历史使命,以自己实际行动践行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必将是浙江水利发展史中又一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