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杉、陈明等人需要承接码头工程测绘、勘测业务,全权负责这块业务的朱常青一边与他们一起吃吃喝喝,一边借洽谈业务的时机明确提出——这个业务可以给你做,也可给别人做,如果给你做,你要表示表示。老板们本来还不知如何下手,现在有了指路灯,接下来的工作就好做了。
2004年,陈明完成余杭港区地形测绘工程结账之后,朱常青问陈工程款大概有多少,陈说12万~13万元。朱说价钱不高再往上提30%左右,将差价返给他。最后确定17万元。工程款到账后,陈凑成6万元整数送给了朱常青。黄杉承接崇贤、仁和、临平三个作业区的勘察工程,朱常青与黄杉谈好,按照标准收费的同时,给点好处费。工程结束后,确定为14万元工程款,结完账后,按照比例黄杉也凑了个6万元整数,送给了朱常青。当下,双方皆大欢喜。
塑料袋里装着16万
郑其,2005年4月,承接了崇贤作业区进港道路工程项目,5月份签订合同,十天后进场施工,但前期有些工作没有做好,经常有人来闹,工程进展很慢。郑老板打电话请朱常青出来商量工程施工问题。后来两人在一家咖啡馆坐了下来,郑老板说:“有人来闹事,工程上不去,这样拖着成本很大,开支不起,请帮忙处理一下!”说着把用黑色塑料袋包好的8万元钱送给朱常青,并说“听说你家装修房子,这点钱你去买点东西”。朱常青客气一下就收下了。这次大的动作,自然使双方的关系更进了一步。
2006年九、十月份,郑老板听说仁和、崇贤港口外围道路也要开始招标了,就请朱常青“帮帮忙”。朱常青说帮忙可以,如果中标了,要给工程款的2%作为回报。郑老板当时就很爽快地答应了。后来,朱常青做了一些工作,公司中标了。但公司内部协商,把工程交给了另一个项目经理尹老板去做了。
“工程换了人,这笔钱可能没有了。”郑老板有点为难。朱常青却说:“你去向尹老板要。”还说儿子要出国读书需要钱。沈老板只好采取“先斩后奏”的办法。2007年春节前的一天,郑老板带上16万元,赶到他家小区门口,坐进了朱常青停在边上的车子。郑老板说:“工程投到了,这个是上次说好要给你的”。说着把装钱的袋子给了朱常青,朱常青接过沉甸甸的钱袋,说了一句:“这么客气”。两人很快分手,朱常青开车回家。后来郑、尹两人结账时,郑老板将16万元扣掉了事。
儿子出国,伸手要钱
2004年4月的一天,码头业主吴天亮到朱常青的办公室谈工作,谈着谈着,朱常青突然转换话题开口向吴老板借20万元,原因是:“要买房子了”。吴老板一听这话知道是向他要钱,因为朱常青根本没提借条、利息以及还钱的事。后来,朱常青与吴老板一起到银行,从吴老板的账户上划走了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