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23日讯
从1998年学校组建时的5个本科专业,发展到2008年的39个本科专业,浙江海洋学院现已形成以海洋为特色的多学科本科教育体系。学校的专业发展极为迅速,人才培养质量大为提高,这与学校采取的系列教学改革休戚相关。
为实施本科教学“质量工程”,浙江海洋学院2007年起投入大量经费,计划于4年内完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工程”、“专业结构调整与特色、品牌专业建设工程”等8大工程26个建设计划。每年开展“教学质量月”活动,设置了如教学名师奖、教坛新秀奖、教学优秀奖、教学成果奖,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教学单位教学工作考核等多种奖励和考核办法。建立了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重点课程建设质量评估、精品课程建设评估、新专业评估、重点专业评估等一系列评估制度。
学校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2007年开始着手进行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申报和立项工作,全年共立项47项,其中理工农类28项,人文社科类19项。学校现拥有浙江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各类教学实验室36个,实验室建筑面积4.2余万平方米,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118个。
学校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学生获奖数量及层次明显提高。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省大学生数学竞赛等各类竞赛中,多次获国家级一、二等奖,累计获各类奖项234项。
学校调整优化专业结构,近年来设置的物流管理、航海技术和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等专业。学校与舟山市联合组建的浙江省船舶先进制造技术研发中心,是“促进高校和区域经济社会的相互协作、共同发展”的一个大胆尝试。依托浙江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船舶与临港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生成为了舟山船厂9万吨级货轮设计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