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声音纷纷发表不同观点
不仅网友表示不理解,国内不少媒体也纷纷发表不同声音。
10月26日,《信息时报》以《若房价大跌百姓受害那房价大涨呢?》为题,就此事发表评论。
评论说,“房价大跌的最终受害者是百姓”的阐述,在当前语境下至少是理论正确的。房地产业与50多个行业相关,房价大跌必然牵一发而动全身,进而带来银行破产、资产缩水、失业增加等一系列风险,“最终受害的还是老百姓”。
而《楚天都市报》的《“楼市大跌”是个虚假前提》评论文章提出:
“现在的问题是,目前的房价并没有‘大跌’,楼市的萧条,商品房交易的不景气,并非‘买方’出了问题,根本原因还在‘卖方’,是房价的虚高导致房市交易的萎缩。政府在此刻救市,表面上看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大背景下的‘救经济、救银行、救百姓’,但实际上是把房地产行业已存在的问题掩盖起来,为眼前利益而采取权宜之计。”
专家发言
房地产首先要活才能治“病”
专家对此持什么态度呢?
浙江大学房地产投资研究所所长赵杭生说,网友是对信息的误读,“王书记的这种说法太对了”。
赵所长表示,有些专家认为政府救楼市只是在救开发商,这种观点不对。美国正在经历的次贷危机的原因,就是房地产市场的崩溃造成的。
当初,美国政府救市时,也遭到很多人反对。而灾难发生时再救市代价将会很大。现在的美国政府救市的力度大动作也快,但已晚了。
杭州就是吸取美国的教训,在危机刚露头时,就坚决地把它打下去,杭州88%家庭拥有自有住房,房价大跌,就是88%的老百姓资产缩水。
他举了一个例子。前段时间,杭州各媒体纷纷报道的金华一楼盘开发商失踪的消息,就能很好地说明问题。开发商资金出现问题,受损的不仅是开发商,首先建筑公司被套进去,民工没了工资;其次,楼盘变成烂尾楼,买房者钱交了,却得不到房子;最后,政府也逃不脱干系,因为百姓会找政府讨说法。
“网友有网友的立场,但很多观点偏颇的,是断章取义的误读。”赵所长表示,房地产牵扯到数十个行业,上至钢铁、水泥,下至家电、家居,“房价大跌最终受害的是百姓”,这句话很深刻,也是地方政府勇挑重担深明大义的表现。现在,中央政府也陆续出台救市措施,正好说明这代表一种主流。
他说,房地产行业是有“病”,但不能采取休克疗法,只有保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让房地产活着,才能更好地治“病”。
“24条”救市效果如何?他表示,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百姓的信心。今年后两个月和明年上半年,市场信心还有待恢复,还将以观望为主。
情绪,其实是大涨后遗症
浙江工业大学的一位房地产资深专家表示,网民大多是刚毕业、收入不高、有一定文化层次的年轻人,肯定希望房价掉下来。
但是,这应该从大局来看。房价大跌会带来一系列连锁效应,最直接的一个后果是,烂尾楼可能出现。一旦出现烂尾楼,不仅是房地产企业受损,要买房的老百姓也是最大的受害者。“24条”的出现,就是要保持房地产的平稳发展。
他也说,关键是中国房价一路大涨,让网友情绪高涨,所以上述反应也会过于激烈和偏激。
政府智囊
受害的,说到底就是老百姓
杭州市委一位政府智囊人士则认为,房价下跌带来的连锁效应中,银行首当其冲,借款人融资可能会变得越来越难,而其他一系列相关产业也会深受其害:如建筑业、建筑材料、装潢设计等,到最后可能就是公司减员、倒闭,受害的,说到底就是老百姓。
但是,对经济形势需要我们政府、权威专家多做解释,防止百姓的“近视”和误读。
对网上争论激烈的房地产泡沫问题,他说,从社会稳定的角度来说,就算有泡沫,也不可能一下子挤光。深圳出现的某楼盘降价业主闹事,就是很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