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扎着马尾辫的女士说,这些天业务非常火爆,“忙得不得了”。每天一早7时就有人来,几乎不停地轮换,仅少年宫这一个租车点就有至少2000辆车在周转。租车者有市民,也有游客,这几天游客居多。
不远处,西湖景区风和日丽,柳丝轻摇,车水马龙,骑着公共自行车的人们不时穿梭而过,橙黄色的车体十分鲜亮。微风吹拂,骑车女性头发飞扬,衣袂飘飘,浪漫而惬意……
十多分钟后,记者出示身份证,交300元押金,租到一辆车。工作人员热心讲解如何使用,如何退卡、还车。
随着如潮人流,记者骑车来到断桥残雪景区。公共自行车吸引不少游客,询问在哪里租?怎么租?几名学生模样的年轻人拦住记者问这问那。
浙江城市学院一年级学生余秋和七八个同学也想租车。余秋说:“既方便,又省力,不用花太多的钱。”旁边一名女同学插话:“可以看风景,还可以锻炼身体,一举多得!”
车铃·温情
相对于其他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游杭城更为便利:可以穿街过巷随处停驻,悠哉游哉沿湖游荡,全身心感受风景。
从少年宫到断桥,再到平湖秋月,记者随着人流缓缓骑行,随处可以看见骑车族的身影。他们或三五成群,或成双成对,或携妻带女,或单车独行,在摩肩接踵的游客中显得自由和洒脱。
一些人把自行车停在路边,在湖边照相游玩一番。
骑车可以随意掌控速度,人多的地方慢些,甚或推着车走;人少的地方可以快速通过。相比步行,骑车快许多,也省力许多。
人群中不时响起“叮铃铃、叮铃铃”的车铃声,虽然游人众多,观光电瓶车来往穿梭,还有一些市民自己的自行车,但西湖景区秩序井然,一派和谐、迷人景象。
杭州从今年5月1日开始推行公共自行车,首批2800辆车投放西湖景区、城北和城西等地,设61个服务点;9月16日,杭州公共自行车系统升级,租车点达到101个;国庆长假前,杭城再增40个租车点。
公共自行车带来方便,也显现温情。一些服务点陆续投放2000辆设有安全座椅、可带8岁以下儿童的自行车,为携小孩出游者提供便利。
公共自行车正成为杭州这座“品质之城”的一个符号,一个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