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 胜利剧院
浙江在线12月01日讯
在“老底子”杭州人的心中,延安路279号是一块文娱活动标杆地,当年最流行的电影、最时髦的歌剧、最文艺的话剧、最传统的越剧,都能在胜利剧院欣赏到。这家仍在原址经营、我省最老的专业剧院已经度过了风风雨雨的75年。
今天,在“胜利剧院”四个大字下,会多出一块铜牌,上面写着“浙江老字号”——胜利剧院成为被省经贸委认定的首批浙江“老字号”企业之一,它也是目前我省唯一一家“老字号”剧院。
“老字号”为何花落胜利剧院?
它曾是首屈一指的牌子
“胜利剧院”的门面不大,在延安路一排沿街的商铺里,并不起眼,但是老杭州人几乎没有不知道这里的。对于年轻人来说,如果不是门口那几张电影海报的提醒,估计他们并知道这里还“藏”着一个剧场。
昨天下午,阳光明媚,剧院门口卖冰糖葫芦、梳子、服装的小贩们正在努力吆喝,一浪高过一浪。一对摩登的年轻男女,啃着糖葫芦,路过剧院时,朝门口的海报瞥了一眼,《画皮》里的周迅正妩媚地笑着。“还在放这个片子,走,晚上我们去电影院看。”小伙拉着女友大步地走开了。
他们不知道,70多年前,在没有专业电影院的年代,胜利剧院代表着“时髦”。
家住孩儿巷的87岁的张大成大爷至今还记得,胜利剧院开张后,放的第一部电影是阮玲玉主演的影片《神女》。“大概是1935年吧,那时我才十多岁,第一次看电影,还特别穿了件新衣衫。这部电影在杭州共放了16天,天天有人排队买票,还有很多人没看上。”张大爷说,那场面就跟现在他孙子等着看午夜场的《变形金刚》一样疯狂。
而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全省演出市场中,胜利剧院是首屈一指的牌子。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西厢记》、《碧玉簪》等一演就是10场以上,甚至历时半个月,一个月,且场场满座。据了解,到目前为止,胜利剧院已接待过国内外各类优秀文艺团体近1000个,各类演出11000多场,上过台的大腕小腕更是不计其数。
这样的历史,正是胜利剧院得以成为我省唯一一家“老字号”剧院的最大资本。省经贸委认为它可以成为“老字号”的理由是——该剧院是浙江专业影剧院中在原址保存较完整的、现存历史最悠久的老剧院,它为丰富杭州百姓文化生活起了重要作用。
成了“老字号”后应该做点啥?
胜利剧院准备打打“非遗”牌
厚重的历史为胜利剧院带来荣誉的同时,也为它增加了不少烦恼。
与近几年新建的现代化剧院相比,停车不方便、剧场设施陈旧等都是胜利剧院的硬伤,甚至被认为是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最让人头疼的是停车问题,我们这里别说私家车,连自行车都没地方停。”昨天,胜利剧院老总沈振天对记者苦笑道。
不过75年的历史可不是谁都有的。在沈振天的心中,剧院的优势也是明显的——“剧院有知名度、美誉度,又地处闹市区,老杭州人不用指路,都能找到胜利剧院”。
对于这个我省第一家“老字号”剧院,省文化主管部门目前正在想法子支持它,比如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而胜利剧院和它目前的掌门人沈振天也在琢磨着新思路。
“今后,剧院主要定位是演出传统戏曲和儿童剧,越剧本来就是我们的一块招牌,很多老杭州人对去胜利剧院看越剧还是有情结的。”沈振天说,除了已经推出并且反响很好的“老年越剧周”等活动,胜利剧院每年还会推出皮影戏、木偶剧、童话剧的“亲子专场”。
振兴“老字号”剧院,沈振天还有一个想法,就是把“非遗”文化与剧院发展结合起来,比如把与“非遗”有关的活动请到剧院里来搞,体现老剧场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