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22日
在这两年的南极科考中,有这么一支队伍,被称为“铁军”,他们就是来自中铁建工集团的弟兄们。
这些队员来自不同的岗位,共同为了中山站的改造建设而参加了南极科考,去年他们的负责人刘笃斌带领着十个兄弟上中山站,在短短的两个多月度夏期间战风雪斗严寒,完成了包括车库、垃圾处理舱、锅炉房等十个新建建筑的基础工作,由于科考队员人员编制的紧张,他们很多队员都是身兼一个以上的工种,时间短、任务紧让他们不敢松懈,每天睡眠都不到八个小时,两个月下来,就连刘队长都掉了二十多斤肉,当我们的船从长城站回来接他们的时候,几乎已经认不出眼前这些黑瘦憔悴的人们是两个多月之前的那批可爱的队员,而中铁也因此赢得了铁军的称号。
无论是上次南极科考还是这次南极科考,只要船上有脏活累活,他们总是冲在最前面的,体能的优势加上技术上的优势也让他们成为船员的候补队。而铁军也有铁军的纪律,从澳大利亚出来之后,老刘就每天让他们的兄弟们六点起床晨练,除了锻炼好身体之外,更多地是磨砺这支队伍,即便是在过西风带之后冰天雪地寒冷的天气里,他们还在坚持锻炼。
在这支队伍中,你总是能看到一个大高个特别积极,他就是老刘的徒弟高梦庭,个子超过一米八,平日里透着一股子朴实和憨厚,每次聚餐的时候也喜欢直爽地一桌桌敬过去,敬完了还会较真地看看每个人是不是把杯里地酒都喝了。就是这样一个看着都想乐的队员干起活来却非常认真,去年中山站海冰卸货期间,雪地车在行进过程中遇到大的冰裂隙,他二话没说,第一个跳进了近一米高的裂隙当中,搭木板,固定,确保雪地车顺利通过,这次他又随着师傅出征南极,每次干活都是冲在前面,似乎有使不完的劲。
像他这样的队员在这支铁军中还有不少,很多都是默默无闻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力地奉献,正是有了他们的加入,今年的昆仑站和中山站物资卸运工作将会开展地更加热火朝天。
11月23日~25日
用步履维艰来形容雪龙船这段时间的状态可能比较形象,今年由于来得比较早,冰情比往年都要严重,挡在雪龙船面前的是一道又一道的冰坝。本来雪龙船对于三四米厚的冰已经比较头痛了,加上冰山的雪让雪龙船的破冰由原本的刚性碰撞变成了柔性破冰,每次雪龙船都是后退一百多米,然后奋力前冲,在进行了几米之后就搁在了雪面上没了力气,每次的几米相对于离中山站四五十公里的距离来说是杯水车薪了。
直升飞机开始找路,希望着能找到一段离大面积陆缘冰最近的距离,但是不幸的是,要到陆缘冰还有几百米要走,这中间还隔了几条碎冰带,碎冰带是由一些几米厚的冰块堆砌成,由于潮汐和波浪的作用,这些碎冰块在整块的陆缘冰区边缘受阻并集结,形成一道又一道比周边海冰厚并且杂乱没有规则的冰障,阻挡着雪龙船前行的路线,雪龙船几次想试图逾越第一道冰坝都无功而返,每天都能感觉到船身剧烈的抖动,但是每天看着船上GPS最南的位置依旧没有改变。
时间在不断的流逝,由于海冰阻挡,原定的卸货任务无法开展,而引起的连锁效应就是内陆昆仑站的科考和建设队伍出发时间将会往后推迟,这也将影响到整个科考的进程,考察队经过研究决定,先动用直升飞机将一部分队员以及轻型的物资运送上站,这也是目前唯一能使用的运输方式了,船上的中山站建设人员以及内陆队的部分人员开始向中山站集结,在那里开始着手内陆建站以及中山站度夏的准备工作,一旦海冰情况允许开始大面积卸货,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出发向内陆进军,而从韩国租借过来的大力士-Ka32飞机也开始不断向中山站以及内陆站的出发基地运送油桶。
在南极,汽油和柴油就好比是人体的血液,发电取暖是靠油,车辆飞机小艇运输也是靠油,离开了油,一切工作都将处于停滞状态,而本次内陆建站的工程、发电、运输等都离不开大量的汽油和柴油,早在去年南极科考的时候,考察队就已经将几百桶的汽油放置在了内陆科考的出发基地以及内陆站所在的DOME A地区,就是为这次减轻运输量并提前准备,值得一提的是,每次当五星红旗在内陆站上空飘扬的时候,往往是架设在几层油桶之上的,可能油桶就像冰天雪地中的“砖头”,搭起来比较方便,也是内陆科考的重要基础保障把。
11月26日~27日
南极的天就像小孩子的天,说变就变,雪龙船在缓慢破冰的这段时间里,经历了暴风雪,也经历了和风小雪,而这两天,似乎老天又开始高兴了,太阳开始闪耀在白色的冰雪和蓝天之间,有些队员没有做好防护准备,一个下午脸就被晒的红红的,随行的比利时记者更是明显,吃饭的时候脸上泛着红光,就好像喝醉了酒一般。
厚厚的积雪也开始漫漫消融,甲板上原本因为暴风雪而积下的十多厘米的雪半天功夫就没了踪影,而考察队已经停止了破冰,准备下冰勘探周围的冰是否适合卸货,这时候有丰富钻冰取样的大洋考察队就派上了用场,小伙子们在老南极的带领下背上冰钻,带上竹竿开始探冰,在雪龙船的周围打了几个眼,探查海冰的厚度,冰钻的头是成螺旋状,顶上的马达带动钻杆向坚冰中推进,马达声轰响,大家分工合作,不多时就在雪龙船的周围打了三个二十多厘米直径的圆形冰洞,从冰洞边缘可以看到,雪龙船所在的区域冰面由上向下依次是三四十厘米的积雪――一米多的硬冰――近两米的软冰,然后就是海水界面了,而那近两米的软冰与海水混合层则已经是接近冰点了,只有温度一有上升就会变成海水,厚厚的积雪和硬冰阻挡了热量的传播,太阳虽然将积雪削薄了一些,但是破冰仍很艰难。于是,考察队决定尝试着炸冰。
去年在中山站越冬的队员中有三位是来自于解放军工程兵学院,专门负责中山站附近山丘的平整工作,而在雪龙船的破冰历史上,还是首次用炸药来为船的前行开路,一切都是处于尝试,谁也说不准最后的效果会是怎样,但是这也是无奈之中的举动了,现在就是要与冰抢时间,打眼、放置炸药――一切都在雪龙船头几十米的冰面上进行,轰――随着声巨响,冰雪满天飞舞,雪龙船的前面升起了一道几十米高的用冰雪做成的喷泉,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地上除了留下一个一米多深,十多米直径的坑外,冰并没有怎么裂开,加大炸药用量之后也只是炸开了一道几厘米的口子,于是考察队还是最终放弃了炸冰的想法。
11月28日~30日
暖暖的太阳晒得人有些发困,远处的大冰盖气势宏伟的站立在海天之间,蓝天白雪一切都是那么舒心,可是考察队的领导恐怕此刻没有心情欣赏这风景,因为离12月初内陆队出发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但是很多内陆的物资还有没有运到出发集结地,不得以的情况下,只能借助Ka32的力量吊运货物,但是每天飞机的飞行次数有限,只能先掉一些重要的设备上站,而且不断变化的天气条件也给飞行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幸运的是,老天还是帮了一个小忙,前几天连续的晴天让冰面开始变薄,表层的积雪以及海水-冰界面的软冰开始慢慢消退,截止30日,雪龙船又开始破冰,慢慢向陆架边缘冰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