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志阳 摄
魏志阳 摄
浙江在线12月04日讯
儿子生下来就黄疸不好
他便把名字取作“健健”
见到父亲小郑,是在九堡公交车站附近。
他是安徽人,今年不到24岁,一脸孩子相。为了省下2元公交车票,他刚抱着孩子从家里出来,走了40分钟的路。实在累了,就坐在绿化带的台阶上休息,低头逗自己的孩子,白白胖胖的儿子不停地伸出小手去拍他的脸。
说起送孩子的事情,小郑始终低着头,声音很轻但很坚定:“不是一时冲动,我是没办法了。他3个月大时我就有了这个想法。”
今年四月,当孩子降生的时候,小郑也满怀喜悦,给儿子准备了小衣服,还有小玩具。
“儿子一生下来就黄疸不好,所以我给他取个小名叫‘健健’。住了一段时间的医院,我几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将近1万元钱。没想到儿子刚出院,孩子他妈就病了。”小郑说起了往事:“他妈妈原来受过刺激,精神情况不太稳定,只能做些轻体力活,但是刚坐完月子没多久,她就说自己的肾难受,用不出力气,大部分时间只能躺在床上。”
8个月大的孩子只能吃挂面
咽不下,饿得整天哭
这下,不仅带孩子的活全落在了小郑身上,而且他还要照顾孩子的母亲小夏,他把原来全职的工作辞了,给花店打打零工,每个月大概赚1000元钱。
小郑算了一笔账:“我找了最便宜的房子,一个月200元,水电和电话费加起来100元多,孩子的米粉米糊要800元,每个月的工资就没了。我连带孩子母亲去医院检查,确定她到底是什么病的钱都没有。”说着说着,小郑的眼睛红了,把脸埋到了孩子身上。
最难的时候,他曾经想过带孩子去讨饭:“我没有钱给孩子买米粉,只能买挂面,煮得很烂很烂,他每次只吃一点,就吃不下去,饿得不停地哭,我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大人再苦,也能熬下去,5毛钱买个饼可以撑一天,可是婴儿熬不起呀。”和小夏商量之后,小郑决定想把孩子送给家境好,又没有生育能力的夫妻。这样,孩子能有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而自己也能专心照顾小夏,好过三个人一起受苦。
一家人的房子终年不见阳光
散发着一股潮气和臭味
小郑全家住在10个平方米不到的平房里,终年不见阳光,散发着一股潮气和臭味。家里的家具就是两张床,一张堆着杂物,一张用来睡觉,连床单都没有。小夏直接坐在电热毯上,正在给健健做棉袄。为了防止小夏受刺激,他只是告诉小夏,我们是想收养孩子的。
小夏精瘦、颀长,眼睛大大的,她非常宝贝地搂着孩子说,孩子很健康,是在第三医院出生的,有完整的出生证明。我们问她为什么要送孩子,她眨巴着眼睛说家里现在条件不太好。“我们之前有过好几个孩子,但是都打掉了。”小夏很直白地说:“这个孩子到了六七个月,肚子才大出来,当时还以为是死胎,想去做手术,没有想到是活的,后来就生下来了。”
小夏说,其实自己并不是非常想送孩子,毕竟疼了好久才把孩子生下来,可是实在养不起,没办法。
三岁就没有了妈妈的小郑
说他一定会对小夏好一辈子
小郑说,为了小夏的精神问题,他们一年已经搬了6次家。
他们现在的房东说,“小夏平时不太出来,几乎呆在屋子里。脾气很急,有时候一点小事,她就和人去吵。”
“我们是2004年在南肖埠的一家饭店一起打工时认识的。”小郑很幸福地回想:“有一年的冬天非常冷,她送了我一件手织的毛衣,我三岁就没有妈妈了,第一次穿手织毛衣,那个时候我就想我要一辈子对她好。”
由于母亲早逝,小郑没有体会过完整家庭的幸福,“我和小夏现在的情况,肯定不能给孩子一个健全的家庭,也不能让他健康长大。”
“要把孩子送到一户好人家
这样才是帮他一辈子”
小郑也咨询过民政机关,得知孩子的监护人尚在的情况下,不能把孩子送到福利院。他也想过把孩子放在医院或者福利院门口就走,但是这样是犯了遗弃罪,无奈之下,他只能贴出了“送子”的小广告。
贴出广告后,有60多个电话来打听孩子的事情,但好多人只是好奇他们的家庭情况,问个大概就把电话挂了。也有人来看孩子,说是自己家的亲戚朋友想要。但不是领养人亲自上门的,小郑也不会把孩子给他们。
其中,也不乏有不怀好意者上门想带走孩子,小郑说:“有一次两个人把家里的条件说得天花乱坠,但等到他们上门时,我一看就知道他们在说谎。孩子毕竟是条命,我希望他过得好才送人的,不会把他往火坑里推。”
记者提出如果有社会援助,在经济上支持他们一家,是否还是坚持要把孩子送人?小郑点头:“在好人家,才能让孩子快乐长大,是帮他一辈子。”
健健是个很乖的孩子,在采访的两个小时里,始终没有哭过,谁抱着他,他都张开还没有几颗牙齿的嘴朝人笑。这么可爱的孩子,还体会不到生活的苦。可是,我们却不得不去想,他的未来,到底会在哪里? (文中名字均为化名)
这些天,在闸弄口菜场附近的一堵墙上贴出了一张A4纸大小的告示,天天引来众人围观。看过的市民忍不住议论道:“家里是个什么情况,多苦多难,小孩都不要了。”“是呀,苦有苦的养法,孩子送给人家哪里放心。”
没错,这张包括电话号码只有63个字的“广告”是一则“送子告示”。是什么样的家庭状况,逼迫一个父亲要把自己健康可爱的儿子送给他人抚养?
记者通过“送子告示”上的电话号码,找到了这个想送出亲生骨肉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