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04日讯
前天晚上12点左右,温州鹿城区“宽心老人公寓”护工朱米兰看所有老人都睡下了,才回到公寓北侧三楼宿舍休息。
昨天凌晨1点35分左右,她突然被窗外的嘈杂声惊醒,接着闻到一股浓烈的焦糊味——公寓南端一间老人宿舍屋顶蹿出熊熊火焰——那里面住着7位自理能力比较差的老人。
最终,这间屋子里的老人,没有一个逃出来。他们当中,最大的94岁,最小的51岁。
目前火灾原因正在调查中。
有些老人
在劝说下才肯出门
朱米兰跑到二楼时,公寓老板潘某正拿着灭火器冲上楼,“他让我赶紧把所有灭火器拿过来,说已经报警了,我们自己先救。”
另几名员工也赶了过来,大家把灭火剂喷向着火房间。“到处都是白雾,但不到1分钟,白雾中又蹿出黄色火焰,而且烧着了门外的塑料顶棚。”朱米兰说。
火灾发生不到5分钟,温州消防调集的4辆消防车赶到现场,发现大火已成猛烈燃烧态势。
一名消防队员说,他们得知公寓里共住着72位老人,很多人腿脚不便,或留在屋内根本不知险情。他们一组队员负责灭火,另一组则负责逐个房间检查。
消防员撬开房门时,有的老人还在穿衣服。距起火房间较远的北侧几个房间,还有老人在消防员的劝说下才起身出门。
为了加快疏散速度,消防员直接背起一些腿脚不便的老人,把他们带到安全地点后,再相互接力营救。
十几分钟后,除了着火房间,公寓里的老人都顺利撤出。
凌晨2点10分左右,火情得到基本控制。现场发现7名遇难者遗体,两男五女。
公寓老板潘某随后被警方带走调查。2004年下半年将房子租给潘某的房东黄某,警方已通知他立即从深圳返回。
“宽心老人公寓”位于鹿城区矮凳桥路31号,是一处闹中取静之地。
昨天上午,公寓门前聚集了很多人,不少都是寄养老人的家属,他们得知这里发生火灾,特意赶来领回老人。鹿城民政局工作人员现场办公,每个离开公寓的老人都要登记。
该老人公寓为砖木结构,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共有32间房间。记者在火灾现场看到,二楼楼梯口留下了8个灭火器,而起火的房间已烧成废墟。起火的是位于二楼西南角一间6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屋顶已完全烧塌,地上遍布黑色的碎砖破瓦,窗框已烧成炭状。
从残留物可以看出,原来房间东、西两侧墙边各放着3张床,屋子中间则横放着两张床。
朱米兰说,因为男女需要分开居住,所以房间中部用隔板隔开,但为了照顾方便,屋内没有另外设门。
记者注意到,这间类似“特护房”的房间,只有东南角有一扇门,出门便是一个落差半米多高的小平台,左转下五六个台阶,才能到达二楼走廊。台阶旁也未见护栏、扶手等。
为何房内7个老人,没有一人逃生成功?温州市消防支队吴建支队长介绍,老人年纪大、反应慢、体力差,火场逃生确实困难不少。但除了这些原因,把这么多老人安排在同一个房间,本身就存在隐患。另外,公寓租用的是老式民房,耐火能力很低,一旦发生火灾,很容易迅速蔓延。加上内部还有隔板,也阻碍了逃生速度。
吴建说,对于这样的老人聚集场所,经营者本该加强巡查、引导,落实专门的防灾人员。如果发现得早一点,即使老人自救困难,大家也可以帮扶救助。“经营者应该告诉寄养老人一些基本的自救方法,还要提醒他们,不要做容易引起火灾的事。”
公寓本身存在火险隐患
昨天早上7点,王恩仁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对方问我是不是蒋松菊的家属,确认后就挂了电话。”又过了1个多小时,手机再次响起,他听到了噩耗——80岁的母亲在大火中遇难,已经被送到殡仪馆。
陈海河的外婆陶永珍也住在这个公寓:“我父亲在菜场做生意时,听别人说老人公寓起火烧死了人,一打听才知道,外婆已经走了。”他不敢相信,前天还见过面的外婆突然就离世了。
陈海河说,外婆今年82岁,身体还算硬朗,有些老年痴呆症,经常独自外出走散。家人整日忙生意,实在照顾不好她,去年将老人送到洪福巷附近一家老人公寓寄养,今年转到“宽心”。
“这里每个月交700多元,平时照顾得一般。为了让老人生活好点,家里人有空就过来,给老人洗洗澡。我们甚至给护工塞过红包,就想让老人安享晚年,没想到……”
前天刚见过面的外婆走了
多头管理
暴露监管真空
据统计,2007年我省养老机构共有1500余家,国有的超过70%,民办非营利性的不到20%,10%为民办营利性机构,但在温州恰恰相反。
温州“水心老人公寓”负责人黄松妹告诉记者,鹿城区挂牌的养老机构有20多家,但其中只有两家是国有的,还有一家是街道办的,其余都是民办养老机构。另外,还有一些未挂牌的,也在从事养老经营。“温州的养老机构中,民办数量占了近70%。”
温州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温州60岁以上的老人近100万人,已提前进入老龄化。而在近400家各类养老机构中,“民办率”较浙江其他地方确实高出不少。眼前的困局在于,需要照顾的老人很多,但国有养老机构数量有限,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且国有养老机构,主要服务对象是条件困难的老人。所以那些条件尚可,子女没时间照料的老人,大多由民办养老机构吸纳。
民办养老机构之所以受欢迎,重要原因是收费相对低廉。“每个月七八百元,包括老人吃住等一切开销。”
但一位熟知养老机构情况的人士透露,民办营利性养老机构运作成本低,除了人力节省外,降低硬件设施投入也是一个原因。比如,用于防治安全隐患的支出,很多营利性的老年公寓,消防设备、求生通道和专人救护等都会被省掉。
“民政部门对于这些机构的监管,主要是服务对象,以及人员配备、寄养条件的落实情况,只是业务指导。”该负责人解释,至于安全、经营等问题,由相应部门负责管理,如果不达标,他们会配合处理。
正是这种多头管理,恰恰造成了管理上的“真空”。
昨天火灾现场,鹿城民政局一名工作人员介绍,着火的老人公寓,去年因消防安全检查不合格,他们已吊销其证照,但那里依旧在经营。温州公安消防局一名负责人说,这也是困扰他们许久的问题,这样的养老机构应该立即停业,但老人安置是一个牵涉到很多方面的社会问题。
该负责人还介绍,目前温州民办养老机构“先天不足”,经营者大多租用民房、旧房、厂房等,改造后开出老人公寓。而有些部门审批时缺乏有效的准入制度,造成很多管理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