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15日讯
继12月13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余杭博物馆联合考古队在临平玉架山遗址发现一件上刻两个符号的大玉璧(直径达24.6厘米,是迄今首次经正式考古发掘出土的良渚文化刻符大玉璧,也是我省境内正式考古发掘出土的最大一件玉璧),昨天,玉架山遗址20号墓再次出土玉冠状器等50多件。
昨天下午,在临平玉架山遗址20号墓前,联合考古队的工作人员正在小心翼翼地清理玉冠状器、玉璜、玉镯、玉管串、玉锥形器、玉坠、玉珠等各种玉器。在墓穴中的陶鼎、陶豆、陶罐、陶甗(读yan)等陶器边,还散落着部分玉珠、玉坠。整座墓葬有棺椁痕迹,棺长约230厘米、宽72厘米。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楼航颇为兴奋地说:“这是一座良渚文化晚期、规格较高的墓葬。玉冠状器、玉璜、玉镯、玉管串等玉组佩饰是象征墓主人身份和地位的装饰物,是良渚文化神权统治的一种表现。”
据介绍,这次出土的这件玉冠状器,玉质精良,制作精细,高约4厘米、上端宽约8厘米,形如冠帽,造型状若良渚文化“神徽像”上的羽冠,置于墓主人头部,在内涵上就具有了“神徽像”的上天入地本领。
据了解,玉冠状器一般只见于良渚文化规格较高的大型墓葬中,而且在每一墓中都具有唯一性,每墓最多只有一件玉冠状器出土。只有地位较高的人物才有资格佩戴玉冠状器,这个戴着“神冠”的巫师和首领俨然成为神的化身。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次出土的玉璜高约5厘米、宽约11.5厘米,呈弧形片状,两端有穿孔,从位置上看,应该系挂在墓主人胸部。而玉镯的外径约7.5厘米、内径6.7厘米、高3.5厘米,呈米黄色,戴在墓主人左手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