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关键词   范围 
杭州晴到少云 38~28℃ 全省
  首页 | 原创 | 浙江即时报 | 资讯通 | 高层 | 人事 | 浙江纵横 | 媒体广场 | 图片 | 专题 | 浙江概况 | 平安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建桥的艰辛变成幸福的回忆 造桥人钱塘江边说桥史
  ▲赵益民说:“当时每天等轮渡的队伍,从渡口沿着老的清江路一直排到秋涛路口,非常壮观,队伍挤得很,我有时候骑车都过不来。”
  钱塘江桥隧示意图(七桥 、八桥和钱江隧道昨开工) 赵星制图

   浙江在线12月19日讯 从1989年毕业参加工作至今,赵益民参与建设了钱塘江上已建成的7座大桥的其中三座,分别是三桥、六桥和即将开通的九桥。在江东大桥(钱江九桥)指挥部办公室里,望着窗外横亘在江面上的九桥,赵益民很自豪:“等到通车的那天,以前的那些建桥的艰辛统统变成了幸福的回忆。”他的同事是这样评价他的:这近30年间,赵局长的个人历程与钱塘江桥梁的建设以及杭州城市的发展是同步的。

  从1953年钱江一桥重建后,直到1988年,才开始建设铁路公路两用的钱江二桥,中间相隔了30年。对此,赵益民说,这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改革开放初期的特征就是一切都慢慢地进入发展的起步状态。

  二桥刚一通车,他就被派到当时的钱江三桥筹建处。很凑巧,赵益民的家就在近江一带,离钱江三桥很近,他笑言没有钱江三桥前,自己天天看轮渡,建了三桥就天天看三桥。按照他的理解,建三桥沟通两岸是非常有必要的:“当时每天等轮渡的队伍,从渡口沿着老的清江路一直排到秋涛路口,非常壮观,队伍挤得很,我有时候骑车都过不来。”

  建设三桥的时候,赵益民还是一名普通的技术员工,一切都要从头学起,这与当时钱塘江桥梁建设摸索的状态非常像:“在建设三桥前,钱塘江上已建了两座桥,经验是有的,但当时的三桥要建成独塔等跨斜拉桥,在国内还是罕见的,技术上的一些东西还是很具有创新性和挑战性的。”

  赵益民说,当时的建设条件远不如现在,“那时候的钱塘江边都是池塘,我们为了节省开支,从钱塘江里抽出泥浆水,沉淀出沙子填起的施工场地。”

  三桥通车后两年,赵益民又投身到了钱江六桥的建设中去,那时候他已是工程科科长,成为桥梁建设团队的中坚力量。有了三桥的建设经验,对于六桥建设的要求就更高了。造六桥的目的之一是促进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除了这一点,他们还要防止这座南北走向的桥梁路基占据太多地面资源,从而形成一堵墙,阻碍了区域发展。因此,那阵子他们老往北京跑,想要争取把这座桥改成高架桥梁。最终,他成功了。

  赵益民说算起来自己也是下沙的开路先锋,一开始建设了下沙的第一条城市道路,后来又建起了六桥,如今六桥已成为钱塘江上通行量最大的一座桥梁。“原来下沙整片都是农场,比农村还荒凉,我们是在芦苇塘里测量数据的。转眼不到10年时间,这里已经车水马龙,成了经济开发区,变化太快了。”

  面对今天的江上九桥,已是杭州高速公路管理局局长的赵益民更觉得这是一个得意之作。“以前建桥只追求实际的作用和技术,现在,除了这些,九桥还有它的深远意义。从外型看,我们叫它钱江帆影,就像一艘在钱塘江上的船只扬帆起航,同时也预示着两岸的腾飞。”赵益民说,九桥建成后,当他看到萧山和杭州的两岸市民都迫切想往桥上走的时候,他知道其实桥的空间意义早已被超越,钱塘江两岸的人连得更紧了。而桥的作用不只辐射到两岸,对长三角也是很有影响的,以后这座桥将成为杭绍甬高速路的起点,从上海到杭州、绍兴、宁波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很多。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我来说两句:(留言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昵称:  
·生逢1978 改革开放同龄人所经历的人生转变
·浙江召开深化改革开放与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研讨会
·浙建集团:解放思想带来建工企业蓬勃发展
·30年 村舍大变迁
·基层干部:改革开放的道路我们要坚持走下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Copyright © 1999-2015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