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23日讯
“行知小学门口,有块新刻的石碑,上面是陶行知的名言,可最后的落款却是‘陶知行’。‘陶知行’与‘陶行知’是同一个人,还是上面写错了呢?”近日,55岁的读者路先生打来电话。
“我对陶行知的一些事迹还算比较了解,但是‘陶知行’这个名字却从没听说过。按说学校应该不会把名字写错,是不是里面有什么原因呀?”路先生有点困惑。
高年级学生多知先生用名典故
昨天上午7时30分,记者来到文二路行知小学门口在校门的西边,记者看到了路先生口中的雕塑。雕塑上半部分是陶行知先生的浮雕胸像,下半部分是他的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最下面的落款的确就是“陶知行”。
石碑旁边一个小朋友正在吃感冒药,旁边站着他的妈妈。“没有听说过‘陶知行’这个名,不知道是不是写错了。”小朋友边吃药边说。旁边的妈妈也表示,以前从没听说过“陶知行”这个名字,“宝宝今年刚上一年级,每天就是接送的时候过来一下,还没注意过是这个署名,但学校应该不会搞错吧……”
“没写错,老师说过的,他的名字是‘陶知行’。”一个背着粉红色双肩包的小姑娘边走边说。而当记者问起陶行知时,这个一年级的小姑娘眨眨眼睛说了一句:“不叫‘陶行知’而是叫‘陶知行’。”
远处走来一个个子比较高的女孩,记者赶紧走上前。“这是他之前的名字,因为他写这句话的时候还没改名所以署名是‘陶知行’。”女孩叫梁金子,是五年级的学生,她说这些老师都给他们讲过。
记者总共随机采访了十名学生,其中5名学生表示不知道,一名说他不是叫‘陶行知’是‘陶知行’,他们都是一、二年级的学生。其余四名学生表示陶知行是陶行知先生的另一个名字,他们都是四、五年级的。
“知行”是曾用名
记者联系了行知小学校长钱金林,他说,陶行知原名陶文濬,20岁时陶先生改名“知行”, 1934年7月又正式改名为“行知”。
钱金林介绍,在大学期间,陶行知先生热衷于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认为王阳明提出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观念是改革中国传统教育的一剂良方。为了表示对“知行合一”说的服膺和信仰,他便改名为陶知行。
但随着实践和认识的深化,他逐渐发现了王阳明学说中的内在痼疾,即脱离社会实际,疏远广大民众。于是,1927年他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观点,突出了实践的意义和作用。1934年7月,他在《生活教育》半月刊上发表了题目为《行知行》的文章,正式更名为“陶行知”。
陶行知在文章中具体说明了这一过程:“改名!我久有此意了。在二十三年前,我开始研究王学,信奉‘知行合一’的道理,故取名知行。七年前,我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正与阳明先生主张相反,那时即有顽皮学生为我改名,常称呼我为‘行知吾师’,我很乐意接受。我对于二十三年天天写、天天看、天天听的名字,难免有些恋恋不舍,但为求名实相符,我是不得不改了。”
学校准备设匾介绍改名过程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陶先生在1929年题写的。”钱金林说,1929年陶先生的学生汪达之(著名教育家)刚到新安小学不久时,学校处在最困难时期,他和老师们有时连稀粥也没得喝。陶先生得知后,为他们题写了这两句词。
“陶先生当初写这句话时还没有改名,就叫陶知行,落款用这个名字是尊重客观事实。”钱金林说,创作学校门口雕像的是著名雕塑家、中国美院的渠晨明教授,当时为了这两句题词的落款问题他们还进行过商榷,最后决定还是要尊重客观事实,于是落款便写了陶先生当时的名字“知行”。
钱金林说,雕塑是今年3月份建成的,建成之后有不少家长以及附近居民来问落款的问题,学校都一一为他们进行了解释。
“这个学期结束前学校准备在雕塑旁边立一块铜匾,在上面把陶先生改名的过程以及题这句词的背景介绍一下,一是帮大家解惑,另外也让大家对陶先生有更多的了解。”
新闻链接:
陶行知(1891-1946),祖籍绍兴县陶堰镇。陶行知出生时,身为秀才的父亲为他取名陶文濬。1911年陶先生改名“知行”, 1934年7月又正式改名为“行知”。晚年,他还曾改名为陶衡。“衡”,即表现行—知—行的不断循环往复,以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