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讯 天气寒冷,每个人都盼望着有个温暖的家,在温州市救助管理站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生活的4名流浪儿童也不例外,他们中,离家时间最久的有4年,眼看年末临近,流浪儿童更盼望回家。昨天,在该站未成年人保护中心,4名流浪儿童开心地看电视,可一提到爸妈,年纪稍微大点的玉萍,就眼里泛着泪光。
推荐阅读
国务院鼓励房产企业以合理价格促销
澳洲牛人家中自制“闪电”
温州晨曦涉嫌走私卷入“燕窝门”
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姐弟成黑户
金融风暴“冲击”高速车流量
元月10日起春运机票涨价
为帮助流浪儿童找到父母,市救助管理站想了很多办法,把孩子们的资料传到寻人网站,还把一名孩子唱的家乡歌曲录下来传到新浪网上,帮她寻找亲人。如果读者有这些流浪儿童家人的线索,请拨打电话88868886,帮他们实现回家的愿望。
她说家乡叫“dei ga”
玉萍是个十四五岁的小姑娘,名字是救助站工作人员帮她取的。去年8月到救助站的时候,她皮肤黝黑,穿带花边的裙子,像少数民族打扮,她说话别人根本听不懂,在救助站里,有专业老师给她上课,教她语文,现在,小姑娘已经能用普通话跟工作人员交流。
工作人员了解到,玉萍是被人骗到温州的,后逃离出来,被派出所民警送到救助站,她说自己的家乡叫“dei ga ”,那里天气暖和,冬天不冷,不用穿毛线衣,干活时要往身上泼点水才有劲,平时,女孩子都穿裙子。家乡有稻田、茶叶。
晚上睡觉时,玉萍总是一个人自言自语地说着家乡话,她说,家乡话是她唯一能够回家的线索了,要是忘记了家乡话,就再也回不去了。玉萍画出自己家的房子给记者看,她渴望记者能找到用竹子盖的、下面用四根竹子撑起来的她的家。
阿军懂礼貌很和善
阿军看起来七八岁模样,皮肤白皙,五官端正,见记者随工作人员进来,马上举手做敬礼的样子,还比划着要记者坐下。
今年9月2日,阿军独自在市区人民路开太百货附近晃荡,市民报警后,派出所民警发现孩子不会开口说话,经过多方寻找,无奈一时找不到其父母,于是把孩子送往市救助站。
原以为这个孩子是聋哑人,在救助站里和其他孩子相处一段时间后,老师每天为他上课,阿军的嘴里居然能蹦出简单的“谢谢”、“再见”等。工作人员说,阿军有点弱智,但很懂礼貌,见客人来了知道让座,进救助站的时候,身上穿的衣服也不错,像是来自教养不错的家庭。可惜,他无法说出更多自己家庭的情况,记者给他拍照说要帮他找爸爸妈妈,他马上摆出各种姿势配合镜头。
流浪4年捡破烂为生
黄晶(音)是市救助管理站未成年人保护中心里的大哥哥了,他才14岁,但已经在外流浪了4年。黄晶会说普通话但不认识字,他说自己叫黄晶,爸爸叫黄昆辉(音),妈妈叫杨腊秀(音),武汉人,但根据他说的情况,救助站工作人员和武汉方面联系,比对资料,并没有这样的或者名字发音相近的夫妇。
黄晶说,4年前,他跟着父母在深圳生活,父母卖水果为生,他走失后,跟着人捡破烂,到处走,不知道怎么就来到温州了。
黄晶对自己过去的情况记忆模糊,因为到处流浪经常露宿街头食不果腹,黄晶刚进救助站时很黑很瘦,在救助站,黄晶结束了流浪生活,能吃饱饭、能睡个暖觉,还有老师给他上课。但是,黄晶最想的还是爸妈,“我爸爸叫黄昆辉,你能找到他们吗?让他快来接我回家吧!”黄晶看着记者的眼睛流露出期待。
弱智男孩不会写数字
李国容是名弱智男孩,2007年6月份被发现在平阳县鳌江镇独自流浪,后被当地民政部门送往市救助站暂时生活。
他会说自己的名字,知道自己9岁,现在,他在救助站已经长到了117厘米,体重21公斤,但相对同年龄孩子,还是明显偏小。
老师说,李国容和其他孩子相处还不错,但是学习效果很差,是孩子中最难教的,教了这么久,李国容1到9的数字还是写不好。
工作人员和记者问他:“想不想回家?”他拼命地点头,不断说着:“想,想,我想爸妈。”
记者 黄小玲
见习记者 华晓夏进入论坛讨论(温州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