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云龙 摄
浙江在线12月31日讯
邱梅英结婚,棕绷已登记、家具三件已登记。
胡阿锦结婚需要,要求香烟两条。
兹有装配组孙实安,近来粮食困难。这次去上海空支四斤,上月还给人家十斤,目前实无办法,请领导给予解决,要求补助粮票五斤。
上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人看到这三份当年的“申请报告”,都一愣一愣的。那是一个买东西全凭票证的年代,从1953年开始,尤其是1960年以后,杭州市场上很多生活用品都要用票买,家里粮票、油票、糕点票、熟食票、花生票、鸡票、肥皂票等不下10种,就是买块豆腐、买盒火柴也要凭票。昨天,杭州市档案馆举办“杭州票证——改革开放的历史见证”展,展出了4000余枚各种各样的票证。
票证是计划经济特有的标志物。展出的票证里,有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套全国粮票、第一套浙江省粮票。还有,为了方便携带,只有指甲大小的“指甲粮票”;最大的是一张印着1100枚小烟票的大烟票。
票证,勾起了很多人的回忆。
蒋阿四大伯一大早就来到档案馆看展览,这些票证对于64岁的他来说,很亲切。“那个时候不像现在,想吃什么随便买。我就是靠这些票长大的,家里七七八八好多票。过年了,发3两花生票、1只鸡票,还有一些豆腐票等,算是过年的年货。”这么多票中,粮票是最重要的,每人每月24斤粮食。蒋阿四说,上中学时,有次他把10斤粮票放在裤袋里,坐公交车被人偷走了,他都没敢跟爸妈说。后来班里同学知道了,就把家里种的老南瓜都便宜卖给他,让他度过接下来的日子。
每人每月24斤粮食。对此,李奇申深有感触。24斤粮食,年轻力壮的人往往不够吃,很要好的朋友之间才会相互调剂。那时李奇申做档案工作,相对轻松,有时粮票会有节余,他就送给单位搞卫生的同事2两、3两粮票,同事感激不尽。那时每人每月发3两肉票,也就是说平均10天吃1两肉。有时候,家里所有人的肉票凑起来,就为去买半个猪头吃吃。
如果粮食、肉票等实在不够,只能写申请了。就如开头申请报告中的孙实安那样,写明情况,让领导批。如果结婚办事要用较多的香烟、油等,也只能写申请;结婚买家具、棕绷等,还得要写申请,凭结婚证书去买。直到1993年,这些票证才退出历史舞台。
杭州市档案馆的展览,到2009年1月16日结束,每天上下午开放,节假日照常开放,免票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