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关键词   范围 
杭州晴到少云 38~28℃ 全省
  首页 | 原创 | 浙江即时报 | 资讯通 | 高层 | 人事 | 浙江纵横 | 媒体广场 | 图片 | 专题 | 浙江概况 | 平安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开业的停工申请的退出 小额贷款公司遇"成长烦恼"

   浙江在线02月10日讯 小额贷款公司,杭州市目前已开业的是2家,温州正式开出的是5家,两地都有几家已通过省金融办审批但迟迟未正式营业。而根据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办法,杭州市第一批最多可有18个名额,温州市第一批最多可有16个名额。

  在去年推出之初,一个小额贷款公司名额曾吸引来上百家企业蜂拥抢夺,但记者近日调查发现,浙江小额贷款公司正在从最初的“炙手可热”,逐渐陷入被冷遇的尴尬状态。

  场内:

  已开业公司的烦恼

  钱贷完之后陷入停工状态

  “前期1亿元的注册资金,在开业3个月的时间里已经基本贷完了。”德清升华小额贷款公司总经理吴磊告诉记者。

  德清升华小额贷款公司是升华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为主发起人,由6家法人公司及5名自然人参股共同设立,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于去年10月底正式开业。

  吴磊介绍,贷款基本上以小额、短期为主,一般周期不会超过3个月,如今已经到了早期贷出去的钱陆续回收阶段,“为了保证资金的安全,一般用于经营的贷款还是倾向于抵押,但是少数个人收入来源稳定、并且对外资金关系没有不良记录的,也会考虑无抵押贷款。”

  “忙碌时一天就发出七八笔贷款,咨询的电话更是不断;但是相对市场巨大的需求,1亿元的注册资金不过是‘杯水车薪’。”吴磊无奈地表示,如今为公司寻找后续资金已成当务之急,

  “正在和银行联系,但是高成本也让我们双方难以轻易达成共识。”他苦恼的是,如果按照目前银行提供的贷款利率,即便贷到款,再加上经营成本以及小额贷款公司需交纳的税收之后,小额贷款公司几乎就没有盈利空间了,“一方面对股东的回报比较低,再加上小额贷款的风险高,现在没有出现坏账的情况,一旦出现一笔坏账,就能把所有的利润吞噬。”

  而据记者调查,遭遇类似尴尬的小额贷款公司不只升华一家。

  “从开业至今,累计发放贷款1.2亿元左右,手头基本上没有余钱了。”温州第一家开出的小额贷款公司苍南联信小额贷款公司董事长陈开云也告诉记者,之前根据相关管理办法,虽然小额贷款公司不能吸储,但是允许小额贷款公司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得融入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0%的资金余额;如果按照1亿元的注册资金计算,则苍南联信按说还可以从银行贷到5000元左右的资金。

  “但实际操作起来,并非如此简单。显然商业银行对与小额贷款公司的合作非常谨慎,承诺的拆借资金至今仍没有到位。”陈开云说,银行资金的迟迟不到位也让联信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

  场外:

  申请人积极性下降

  内因外力让企业中途退出

  “一开始确实有兴趣,但是经过调研之后,最终还是决定放弃。”昨天,万事利集团执行主席屠红燕告诉记者。

  据悉,去年在下发了浙江省有关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管理办法之后,在杭州市江干区,提出小额贷款公司主发起人资格的企业共有11家,竞争比例达11∶1,而资产规模超过10亿元的就有4家,其中西子电梯集团有限公司资产总额超过36亿,万事利集团、杭州宋都房地产集团资产总额超过20亿元。

  当时的“积极抢牌”局面,与如今的迟迟未能挂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谈起经过近4个月的筹备、至今仍未正式获批的原因,江干区一位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主要是因为个别企业的闲余资金找到了更好的投资途径,或者个别股东出现资金困难无法参与,而小额贷款公司的申报程序又非常严格,一旦有一家小股东临时改变主意选择退出,一切的申报材料都必须打回重新来过。

  作为江干区实力突出的企业之一,万事利集团一度也是江干区小额贷款公司主发起人名额的有力竞争者之一,为什么选择退出竞争?

  对此,屠红燕分析也很在理。她介绍,在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情况进行一些调查后,发现小额贷款公司要实现盈利有一定难度,而且一家贷款公司的股东数比较多,队伍庞大也会给管理增加难度。“再加上去年下半年金融危机之后,行业的整体形势也比较严峻,我们最终决定,在当前形势下,有资金还是应该先用于主业的生产。”

  随着大家对小额贷款公司业务认识的加深,加上金融危机也确实让企业感觉到资金压力,浙江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的进程比预期得要慢。

  记者从杭州市金融办了解到,从去年7月份着手截至去年底,杭州市已经开业的小额贷款公司有2家,另外还有6家已经通过省金融办的审批。而根据浙江省出台的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办法,杭州市第一批最多可有18个名额。

  “到目前为止,温州正式开出的有5家,比预期的进程也慢了许多。而且另外有几家去年底就已通过省金融办审批的小额贷款公司,目前也是迟迟未开出来。”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也告诉记者,随着企业对小额贷款公司了解的加深,不少企业开始出现顾虑。

  专家分析

  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热情

  为何在“冷却”

  原本是“炙手可热”的小额贷款公司,现在一些企业在机会面前,为何反而犹豫了?

  “对浙江企业来说,最主要是小额贷款公司是全新的事物,而且涉及原先无法进入的金融领域,因此在试点推出之初,没有经过成熟的调研就先争夺名额,多数抱着‘先拿牌占位’的心态。”一位业内人士分析,然而希望越大,失落也越大。随着越来越多的小额贷款公司正式开业,他们在实际经营时遭遇的难题,也让场外企业的参与热情开始冷却。

  对省内小额贷款公司的现状,周德文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认为企业家不再对小额贷款公司跃跃欲试,主要原因是从小额贷款公司升级为村镇银行的希望落空。而本身小额贷款公司因为只贷不吸储,其后续资金会成为越来越大的问题。”周德文分析。

  同时,企业控股村镇银行几乎没有可能,这也是让部分温州民资对小额贷款公司失去兴趣的因素之一。

  在浙江省金融办出台的《关于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到了“对依法合规经营、没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小额贷款公司,向银监部门推荐按有关规定改制为村镇银行”。周德文指出,这给渴望涉足金融业的温州企业家们带来很大的希望,更是导致他们跃跃欲试抢夺小额贷款公司牌照的最大动力所在。

  但是去年银监会出台的《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中又规定了:村镇银行必须由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成为最大的股东,“这意味着即使转制为村镇银行,企业的股权比例会比较小,并且没有控股权。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因素:虽然是‘准金融机构’,但是目前小额贷款公司的税赋不是按金融机构利差来征收,而是按普通的工商企业来缴纳。这也是小额贷款公司身份的尴尬所在。”周德文分析。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我来说两句:(留言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 1 条,查看全部 昵称:  
网友 于2009-02-10 15:55:17 就 开业的停工申请的退出 小额贷款公司遇"成长烦恼" 评论
既然是新事物,遇到困难,有关部门是否出些扶持措施,不要夭折了

·临海服务"三农"上万张"丰收小额贷款卡"发放农户
·上城区首家小额贷款公司十天达成4000万贷款意向
·浙江小额贷款公司为小客户解了资金上的燃眉之急
·3亿元小额贷款为宁波中小民企“救急”
·海曙小额贷款公司一月助贷50多笔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