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昨天发出预警 节后招工需提防五类诈骗行为

2009年02月13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浙江在线02月13日讯 眼下正是节后招工与求职的高峰期。昨天,在金华市招工量最大的义乌,当地警方发出预警,提醒广大求职者与招聘企业提防常见的5类诈骗行为。

  “双簧”招聘诈骗。指的是一些劳务中介所为了获取应聘者的信任,与一些骗子公司或皮包公司合伙进行诈骗。即先由中介单位以推荐工作为名收取报名费、服务费,后由骗子公司或皮包公司假装招聘工人,收取体检费、服装费、押金等费用,再编造种种理由拒绝上岗或中途辞退。

  “捉迷藏”招聘诈骗。一些中介部门在醒目地点张贴诱人的招聘启事吸引应聘人员上门,在收取一定的服务费后,称宣公布的职位已满,并承诺尽快联系合适的单位,让应聘者留下联系方式,但其根本没有兑现,后寻找各种借口敷衍,一般应聘者求职心切,只能采取一档多投的方法以尽快上岗,只要能找到工作,且被骗钱财金额不大,也就自认倒霉了。

  “流窜”招聘诈骗。一些不法分子打着虚假单位的旗帜,在人员流动量大的热闹地段租赁临时办公地点,以丰厚的待遇条件为诱饵,大张旗鼓进行招聘,在骗得多人上当交纳一定的报名费后,立即携款逃之夭夭,待应聘者等不到上岗通知找上门来时,早已人去楼空或物是人非了。

  “网络”招聘诈骗。由于网络信息量大、范围广,为诈骗提供了很大的求职空间,成为越来越多人优先考虑的求职途径。一些网络骗子也就乘虚而入,编织美丽的招聘陷阱,诱骗求职者把钱存入指定的账户以达到诈骗目的。

  “找关系”招聘诈骗。即骗子谎称与某某单位领导或某某局局长是亲戚或朋友,可以为求职者打通关系找到合适的工作,但走后门总是免不了要花钱打点,于是便顺理成章地从求职者口袋中“掏”走了钱。

  义乌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提醒广大务工人员在求职时必须提高警惕,尽可能要选择正规、有资质的中介单位,在应聘过程中应留意招聘地点、环境是否固定或正规;慎签用工合同,尽可能考察了解招聘单位的真实情况,不要轻易交纳各种费用,以免受骗上当。

来源: 金华新闻网 作者: 记者 江胜忠 通讯员 陈正明 编辑: 李利

我来说两句:(留言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昵称: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