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关键词   范围 
杭州晴到少云 38~28℃ 全省
  首页 | 原创 | 浙江即时报 | 资讯通 | 高层 | 人事 | 浙江纵横 | 媒体广场 | 图片 | 专题 | 浙江概况 | 平安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交大面试题涉及“论文造假”事件令浙大学子不满

 

  浙大招办:不会出类似题目

  与本科生的群情激奋相比,浙大研究生的态度就相对坦然很多。一位正读直博二年级的孟同学认为:“一个学校的整体实力放在那里,别人说两句又能怎样,关键是自己把事情做好就行了。”“虽然这事儿表面上看有点儿挑起校际争端的感觉,其实,明白人都知道,国内科研体制都一样,浙大会有问题,其他高校也都会有,所以也没必要太在意,倒是我们校长应该考虑一下怎么处理才能更好地解决这种事。”

  那么,浙大是否会把类似题目作为考试内容呢?浙大招办负责人夏老师表示:这种可能性不大。

  “撇开学校来说,作为社会热点事件,这种事情是可以讨论的。”夏老师说,选择开放性话题来进行面试原本无可厚非,“不过,如果问题涉及到兄弟高校,而且是负面的、情况还未查清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就可能会不太恰当,我们可能会选择避免这样的问题。”

  夏老师还举了个例子,像去年比较热门的清华大学降分录取美女作家的事件以及新加坡高校录取湖北低分女孩事件,如果串起来让考生谈看法,不失为个好命题,而这些话题本身没有褒贬色彩。

  上海交大招办:属考官个人行为

  记者随后联系上了上海交大招办负责人陶老师,陶老师表示,由于自主招生面试时由考官自主命题,而且参与面试的考官达200名,他们至今还无法确定具体是哪位考官向哪个学生提出了这个问题。

  “我们当时的面试是分组进行的,每个考生要跟五名考官进行交流,一位考生先要在一间教室里与三名考官进行约20-25分钟的交流,然后走进另外一间教室,跟另外两名考官再进行20-25分钟的面谈。考官们都是我们学校的教授、副教授。我们学校搞自主招生已经四年了,老专家们应该说都是有经验的。”

  至于考题方面,陶老师说,“问题都是专家们自己决定的,我们事先并不知道,考试题目基本是后来通过考生自述而得知的。”

  由于自主招生主要是综合考察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话题不少是开放性的,一般没有标准的答案。”社会热点也是考官们喜欢的题型之一。“很可能专家在跟考生的交流中聊到了类似的事情,才问到了这个问题。”

  记者随后了解到,像“如何杜绝大头娃娃、三鹿奶粉等类似事件”、“你如何看待近期温家宝总理在剑桥大学演讲时被打断?”“你对金融危机的看法是什么?”这类热点话题也都是上海交大面试内容。不过,陶老师最后表示:“如果这个问题给兄弟高校造成一定影响,就不大好了。其实,我们也不主张问敏感性问题,这种题目无任何意义。”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我来说两句:(留言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 2 条,查看全部 昵称:  
网友 亚马逊的树 于2009-02-22 10:40:49 就 交大面试题涉及“论文造假”事件令浙大学子不满 评论

  不要乱说好不好,浙大学生对于这件事并没有那么敏感!不要这么无聊地找新闻题材!


网友 于2009-02-21 15:27:27 就 交大面试题涉及“论文造假”事件令浙大学子不满 评论

  自从发现了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薛小怀涉嫌剽窃、一稿多投等行为后,除了坚持诉讼,杨军也没有停止过举报。然而数十次反映、举报,但都没有得到满意的回复。2007年2月,杨军从法国回来以后,他未接到通知,连办公场所都没有了,此后,研究所也没有给他安排具体工作。(《中国青年报》7月16日)

  按说,这大学本是学术的圣地。既然是圣地,就应该连一丝一毫的污秽都不能容忍。对于剽窃这一“学术毒瘤”,也就应该毫不客气,铲除而后快;而对于剽窃行为的举报者,大学则不仅要给予支持,更需给予奖励才对。事实上,要保持大学的学术氛围的纯净,要维护学术圣地的盛名,这些学术监督员和清道夫甚至是不可或缺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剽窃者安然无恙,举报者反遭终身辞退”,如此咄咄怪事,还真是令人匪夷所思,无法看懂。

  不过,正所谓存在即合理,既然本该是容不得丁点学术污点的大学,最终却做出了“放纵剽窃者,辞退举报人”的事情,这背后自然也有它的“合理”之处。

  首先,就事论事来看这两篇论文,假如是外行的话恐怕根本看不出什么玄机,即便是内行人光看标题也决难生疑。至于两篇沦为用了相同的图片,有着相同的综述,得出一致的结论,也完全可能是“英雄所见略同”罢了。更何况,两篇论文的作者同为一所高校的教授与研究生,完全可能是精诚合作的典范之作。何至于扣上个“剽窃”的脏帽子呢?其次,对于当下大学而言,由于教授的考评,职称的认定,论文数量绝对是个绕不过的硬指标,于是,论文相互“借鉴”一下,署名相互“交换”一下,也就成了不公开的秘密,被指剽窃的论文很可能不过是“署名”不慎署成了第一作者而已,又何必深究呢?至于举报者为何遭辞,其实也不难理解。不积极融入高校的学术潜规则,反而如同唐吉诃德般的与这架坚不可摧的“风车”作对,焉有不败之理?更何况,常言道“家丑不可外扬”,举报者曝光本校教授的剽窃行为,无疑犯了这个大忌,弄得大学脸上无光,也必将难以为大学所容忍。举报者最终落得个“举报未成身先死”,也实在属咎由自取。

  不过,所有这些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其实都不经一驳。同一所大学的教授薛小怀和研究生丁杰,恐怕不会那么巧合的“英雄所见”如此“雷同”;至于合作研究,薛小怀于2001年10月进入上海交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而丁杰的硕士论文于2001年12月就已经完稿,在时间上根本不具备共同从事研究工作的事实;所谓交换署名,即便撇开这一做法本身就涉嫌违规不论,这署名总不能连原作者都不知情吧。所有的可能排除之后,剽窃当然只能是唯一的解释。而对于大学而言,真要保持学术的纯洁,真要维护学术圣地的尊严,严肃处理剽窃行为,将剽窃者清除出大学门户,显然才是对症的疗法。那种为了面子故,不处理“做出丑事”的剽窃者,反辞退“曝光家丑”举报者,只能是自欺欺人、欲盖弥彰,非但不利于大学的名声,这种对于剽窃行为的纵容只能是进一步加剧大学学术生态的瘫痪。

  基于上述视点,要拯救大学学术风气荒漠化这场生态危机,“剽窃有理,举报有罪”这一黑白是非颠倒的病根,恐怕需要先行疗治。

  

  ·李国杰:汉芯造假事件给中国科技界敲响警钟

  这位知名科学家还提出,中国几千年历史上从来都是强国,至少两千年,不要小看中国人,说中国没有做强国的命,但是也应该承认我们这两百年来有很多问题。他认为,一个国家年轻人如果缺乏理想、缺乏追求,太看重物质利益,国家振兴力量就会减少,凝聚力就会减弱。中华民族美好的东西需要一段时间来重新焕发,“我对中国年轻人充满希望”。

  ·学术良心须靠严格制度来塑造

  说到底,治理学术腐败和治理其他腐败一样,必须“两手抓”,既要抓“软”的道德教育,又要抓“硬”的制度建设,而且,两者都要“硬”。须知,任何道德风气的塑造都是要以严格的制度来保障的,脱离了制度来谈学术良心,显然是谈不通的。

  ·上海交大副教授被指剽窃举报人被校方终止聘用

  上海交大材料学院的王健农教授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承认自己的硕士生丁杰的毕业论文确实“有一些事情”,但“都已经内部解决了”,“这是小事情,已经很久了,经过多方协调,学校已经有了定论,学生和另外一方已经解决了”。而当记者追问双方是如何解决的,学校又是如何下结论的,王健农表示,自己没有必要告诉记者,“就像我家东西被人拿去了,那我就和人家沟通,居委会也可以派个人来协调,该怎么解决就怎么解决,其他人搅和没有意义。”他强调,丁杰的论文是否被抄袭或剽窃不是自己说了算,而是由学校经过调查后得出结论,“学校的学术道德委员会参与进来,进行协商和处理,这只是内部的小事情,小小的误会,没有必要炒作”。


·浙大课题组涉嫌论文造假 院士说背后故事
·浙大课题组涉嫌论文造假续:工程院介入调查
·院士被指牵涉论文造假
·浙大表示 若发现与论文造假相关的行为将一查到底
·浙江大学:“院士课题组论文造假”与院士无关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