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2月19日讯
“旅游经济不如从交通工具上着手,多元化发展”,“每个月搞个主题休闲购物节,活跃消费市场”……在昨天杭州市政协召开的专题会议上,政协委员们纷纷献计献策,为“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发展”提了不少好建议。
“黄包车代表了某一时代的特征,其实是很有风味的旅游产品,我建议在指定路段里恢复黄包车。”杭州市政协委员刘政奇说,黄包车在不少城市都很受欢迎,“比如北京胡同里的黄包车,特别受欧美游客喜爱。”
“现在杭州的经济型酒店很火,说明不少游客都在乎旅游成本,而人力车其实就是一种经济实惠的交通工具。”刘政奇委员说,如果恢复了黄包车,那不仅能吸引观光客,促进旅游经济,还能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呢。
但是黄包车一定要定个标准出来统一管理,“着装首先要整齐统一,路段也要限制好。”比如白堤或者苏堤,淡旺季、白天晚上的价格都要规范,就像西湖游船一样,那也是杭州的一道风景啊。
“杭州出发到运河沿线的城市,比如到了苏州后上岸去玩,然后周边几个城市玩转,再坐游船回来,这样的旅游方式今后一定会很火。”杭州市政协委员刘政奇很有信心地说。
他对中国内河的这种游轮式游览方式的前景很看好,“这不仅是现在应对危机促进旅游经济的一种手段,也是未来的投资方向。”他觉得在未来的5~10年内,这种游览方式会有较快发展。
“其实,不光是运河上的游船,西湖上的游船也应该多元化发展。”刘政奇说,现在来西湖坐船的游客人均消费不超过25元,怎样才能促进消费,提供更多的选择给游客就是一种好办法,“提供一些服务,满足游客不同需求,比如你可以在西湖上开游船生日派对,或者在游船上谈生意,湖上安静的氛围可能会帮到你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