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2月26日讯 日前,一场大风让舟山市普陀区展茅街道一带的大棚蔬菜损失惨重。种植户王国军说,他的5只钢管大棚和2只竹大棚已全部损坏,据王国军统计,这次天灾使他损失了五六万元。“真的没有一点补助吗?”看着地里被风刮得七倒八歪的菜苗,王国军心痛地询问。
在这场大风中,与王国军蔬菜地连片的4户种植户也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失。他们都想知道,对于天灾造成的损失,政府是否能给予一定补助,帮助他们尽快恢复生产。据了解,普陀区推广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已经有3年了,但在灾难面前,为何却难觅它们为农户“遮风挡雨”的身影?
投保门槛有点高
普陀区从2007年6月开始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但由于其门槛较高,一年多来,农户参保率没有明显提高。
区农险办科长茹居杰说,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参保条件较为严格,对农户的要求较高:一要看种养殖的规模,比如蔬菜(瓜果)大棚面积要在5亩以上才能参保,而露天西瓜、水稻的参保条件是种植面积必须分别达到10亩、20亩以上。生猪投保必须符合养殖场建场一年以上,且母猪存栏10头或肉猪年出栏200头以上等条件。二要看种养殖的技术,比如参保的蔬菜(瓜果)大棚,必须是钢管结构,并要达到一定的抗风能力。“像展茅种植户这次遇到的风灾,如果当晚风力没有达到一定的级数,即使参保了也得不到相应的理赔。”
这种投保的高门槛,让不少种养户对政策性农业保险望而却步。据统计,目前该区共有91户种养大户参保,占农业大户的54%。
参保意识还是有点弱
“你们有没有参加农业保险?”“没有”“知道有农业保险吗?”“听说过,具体不清楚。”
当笔者询问关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相关情况时,王国军等种植户基本不知。
王国军来自台州,他和他的老乡在展茅大使岙村种植蔬菜已经有10年了。他说,他们100多亩的蔬菜种植基地每年都会因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遭到一定的损失,但没有一人去参加保险,更没人有过去了解农业保险等相关事宜的想法。“以前损失不大,自己忙点也挺过去了。这次损失实在太重了,大半年的收入都没指望了。”王国军痛心地说。
“以后会不会去参保?”“不清楚,但我想参保应该是好的,能挽回一点损失,至少能保证我们有能力投入再生产。”王国军如是说。
“像王国军这样参保意识薄弱的农户不少。”茹居杰说,种养户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费有一部分是政府补贴的,尽管如此,很多种养户由于侥幸心理而不愿意参保,甚至有人“退保”。茹居杰举了个实例:2007年,该区一养鸡大户花了7200元保费为12000只肉鸡投保,由于当年没有发生天灾,养鸡户没有得到理赔。第二年,该养殖户觉得没有必要就不再参保。
建议农户联合参保
据了解,王国军等虽是当地的种植大户,但却达不到参保条件。据统计,王国军等人的蔬菜基地共有110亩,大棚42只,但由于5人独自承包,各自为阵,所以每人的大棚拥有量均达不到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要求。
对此,区农险办表示,像王国军等人的情况完全可以以联保的形式参加保险。据了解,像王国军这样的种植规模较大但又达不到参保条件的种养户较多,好在政策性农业保险允许连片种养的农户以专业合作社或联合参保的名义参加保险,为此,像王国军这样的种养大户完全可以联合起来,向保险公司申请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