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2月26日讯
“我的眼角膜就交给你了,一定要帮我完成这个心愿。”昨天上午,77岁的退休教师斯新荣,在角膜登记表上签字后,这样嘱托劝捐员朱荣强。
朱荣强也很感动,使劲地点了点头。这时,斯老师慢慢举起右手,向他敬了个军礼。
朱强荣说,他已与温州眼库联系好,那边正好有两位年纪匹配的病人。用斯老师的话说,他的一双眼睛,可以救两个人。
昨天晚上9点,斯老师度过温情一日后,安详离世。他生前的心愿很快就会实现。
病危时还惦记生病的老同事
昨天上午10点多,记者赶到省人民医院住院部时,斯老师的病床前围了一大群人。老伴、女儿,以及曾经的学生们,都面带微笑跟他说着话。
“小俞呢?来了吗?”他从厚厚的棉被里伸出手来,寻找得意门生俞先生。
“老师,我一直都在边上,你想跟我说什么?”听到老师的召唤,俞先生立马上前拉住他的手。
“听说学校以前的那个老书记病了,现在怎么样了?你现在打个电话给他,我要向他问声好。”靠呼吸器艰难呼吸的斯老师,花了好大力气才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说完,他还伸手到枕头底下,摸出一本红色的电话簿,让俞先生马上打电话。
家人说,斯老师得的是间质性肺炎。发病以来,全靠呼吸器撑着,氧气从鼻子里灌进,嘴巴大口大口呼气。
“即使这么辛苦,爸爸还是很喜欢说话,一有力气,就跟我们说个不停,一直说到没力气才肯停。”大儿子斯良说。
学生们赶来见他最后一面
不一会儿,女学生沈素云也从萧山冒雨赶到医院。
“我们四个都是杭州南湖农校65届的学生,斯老师不仅是植保课的任课老师,还是我们的班主任。”今年已是60多岁的沈女士,指指身边的三位老同学说。
当年,他们都是十八九岁的小年轻。而斯老师,虽然已是三个孩子的父亲,但由于年龄上只比他们大十来岁,所以相处得特别融洽。
“还记得学校里有一块几亩大的试验田。每次上实践课,别的老师只会叫我们去做什么。但斯老师不同,他会亲自带着我们插秧、施肥。而到了收获时,他比我们还要开心。”沈女士说。
那时的学校,在老余杭那边。师母在萧山上班很忙,三个孩子跟着他住在学校。暑假到良渚农场实习,他都会把女儿带上,跟学生们同吃同住。
“这几年每次开同学会,我们绝不会忘请斯老师。在我们心中,斯老师不仅是班主任,也是家长,还是位很照顾我们的大哥哥。斯老师现在决定捐眼角膜,我们都很支持他的决定。用你们小年轻的话说,顶!”沈女士说。
女儿用俏皮话逗笑老人
其实,百年后捐献眼角膜,老人的这个想法,一直都没在孩子们面前透露过。直到一个星期前,他感觉到自己状态越来越不好,才告诉了曾经的老同事。
“爸爸的身体向来不错,退休后在家养花种草,生活十分惬意,间质性肺炎也是在去年下半年才检查出来的。”他的女儿斯净说。兄妹三人不敢把病情告诉父亲,所以捐献眼角膜的事,也是几天前父亲学校的现任校长说了才知道的。
“爸爸是老师,后来还当了校长,所以对人比较严肃,家人都恭恭敬敬跟他说话,可我偏不这样,我就爱跟他斗嘴、耍滑头。”斯净甩甩短发说。
她一开始并不理解父亲的决定,以为要把整个眼珠拿出来,问了很多医生,都说是只需要取出一小片膜,才答应。但父亲另一个捐遗体的想法,兄妹三人都不同意。
“小净能理解爸爸就好了。”聊到一半,斯老师突然插了句话。
“爸,我知道。捐了眼角膜,也算是你生命的延续。”斯净凑上前说。
“你这个孩子,现在说话是越来越油了。”听了女儿的话,斯老师脸上出现了笑容。
“我们都知道,爸爸跟我们相处的时间不会很多,既然每个人都有这么一天,为什么不想开一点。我要把笑容带给爸爸,好让他的生命在开心中得到延续。”斯净舒了口气说。
昨天晚上9点,斯老师安详地离世了。根据安排,今天凌晨两点,连夜从温州赶来的医生将取出斯老师的角膜,送回温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