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3月1日讯早春二月,乍暖还寒。然而,浙工大的校园里却春潮滚滚、暖意融融。
“好一场‘及时雨’!”浙工大自从被确定为全省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试点单位后,一场轰轰烈烈、关于“如何聚精会神抓质量”的教育创新迅速在校园内展开,并贯穿于学习实践活动始终。浙工大党委形成共识:摒弃旧的思想观念和老的条条框框,改革创新,破解难题,求真务实,深入调研,把科学发展的理念渗入到学校发展的各个领域,变成全校3万多名师生的实际行动。
“正确对待、坦诚面对矛盾问题,做到不回避、不掩饰、不畏难、不沮丧。”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从找差距入手。而寻找不足和差距,重要的一条,是找准突出问题,然后对症下药。
2月20日上午,浙工大朝晖校区邵逸夫科技馆会议室,一场“破难建制”师生见面会正在这里举行。现场气氛热烈。一位女生最先站起来发问:“现在全校有这么多学院,各个学院之间入党积极分子的推选标准有差异,是否会导致发展党员的标准不一致?”
她叫石丹琦,政管学院2007级学生。她告诉记者,看到校园网上征集见面会参加人员的通知后,她第一时间就报名了。会场很多教师、学生代表都是看到“征集令”后主动报名参加的。
从2月19日算起,这样的师生见面会连着举办了3场。每场见面会的主题、时间、地点都提前一个星期在网上公布,每场见面会都有校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现场答复师生的提问。
校党委书记汪晓村说:“开展学习实践活动,首先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让群众真正满意才是这次活动的目标。师生们提出的建议和意见不论是委婉的还是直接的,是温和的还是激烈的,只要是为了学校发展,都是有益的。”
“正确对待、坦诚面对矛盾问题,做到不回避、不掩饰、不畏难、不沮丧。”从主题宣讲报告、问计师生大恳谈、党员干部大讨论到改革发展研讨会、科技局长论坛……各种形式的大讨论次第开展。“灯不拨不亮,话不说不明”,在分析检查阶段,学校共征集到各类意见和建议300多条。最终,确定了须重点研究解决的18件实事,并将这18件实事分为了两类:一类是7个要解决的影响和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一类是11件要办成的师生员工迫切希望解决的事情。校党委自加压力,定“死”了每一件实事办理的最后期限。
由于有了“破难建制”见面会,广大师生员工对全校学习实践活动的总体评价满意度高达98.2%。
“创新是一把金刚钻,浙工大人用它钻出一个同心旋转的‘切入点’。”
突出问题,往往是焦点、难点。那么找出了问题,如何解决呢?浙工大的做法是:创新体制、机制,破解发展难题。
“创新是一把金刚钻,浙工大人用它钻出一个同心旋转的‘切入点’。”
经过广泛的调研和反复研讨,学校确定了“聚精会神抓质量,科学发展建名校”这一实践载体。围绕如何“抓质量,建名校”,一场思想大解放的春潮在校园里涌动。
近几年浙工大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面临的矛盾也随之增加。“学校要‘抓质量,建名校’,必须努力调动每一个层面、每一类群体、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因此,改革的核心是强调突出重点,协调发展,分类指导。”校长张立彬说。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人才培养已多层次、多元化,浙工大根据自身的定位担当起了培养精英人才的使命。教育教学体制机制的创新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学习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一体化双专业模式就是一个创新。化材学院三年级学生周斌就在“化工+计算机”的一体化双专业的学习中尝到了甜头。他说:“我是一体化双专业课程的首批受益者。虽然还没毕业,但是已经有许多企业盯上了我。”
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不少教师认为“搞科研名利双收,搞教学很难体现成果”,而浙工大出台的教学科研等效评价机制正是要让“教学也能名利双收”。浙工大建筑工程学院卢成原老师从2003年以来,连续4次获得学校的“教学质量优秀奖”。但是由于没有大的科研项目,他够不上评教授的条件。去年学校修改职称评审条例后,卢老师如愿以偿成为全校第一批因新政策而评上教授的老师之一。卢老师兴奋地告诉记者,今后,他将更加倾心倾力地教书育人。
作为浙工大学习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成果,新出炉的“推动科学发展行动计划”包括完善学科发展规划、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与和谐校园建设规划等4个发展规划,创建教学科研等效评价机制、学科交叉会聚机制、资源优化配置机制和产学研合作机制等4个重要机制,实施教育创新工程、科技创新工程、管理创新工程和党建创新工程等4个创新工程。体制机制的创新如同一池春水,为学校的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
“科学发展的理念,需要把学问做在希望的田野上。”
一边是“象牙塔”,一边是“改革开放的热土”,两者的交集能有多大?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浙工大人认识到:大学之“大”,在于肩负着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服务社会的使命。“科学发展的理念,需要把学问做在希望的田野上。”
今年1月,浙工大教授郑裕国、沈寅初等人的项目“高纯度井冈霉素生物催化生产井冈霉醇胺的产业化技术开发”获得了200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这已经是浙工大获得的第14项国家科学技术奖。这一技术开发项目已经在浙江钱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建成了产业化生产线,实现了规模化生产,成为全球生产率最高和成本最低的抗生素。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助力地方经济转型升级,以技术和专利全力帮扶企业”逐渐成为浙工大人的共识。
省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是省政府扶持的公共科技平台。目前,该平台已经为我省300多家制药企业提供了科技服务,成为推动我省乃至全国医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技术支撑力量。该平台负责人、浙工大药学院苏为科教授率领科研人员研发出绿色化学合成技术,帮助“昌明药业”顺利实现转型升级,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污染,而且产品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该公司的普利类中间体销量已占到国际市场的一半份额。
如今,浙工大不断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越来越多浙工大的知名专家教授活跃在地方基层:实施“112”计划,即对接100家企业,转移100项重点技术,建立20家地方科技服务平台;重点推进“希望之光”计划,加强与衢州、丽水等市的全面合作,服务我省欠发达地区。推进人文社科与经济、社会、文化领域的合作,深度参与文化大省建设,更好地为政府决策提供服务。
希望的田野上,已经结出累累硕果。目前,浙工大已经与全国1000多家企业建立科技合作关系,与省内30多个各级地方政府建立了密切的科技合作关系或设立了技术转移中心等科技服务载体,有力助推浙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