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宾和他的花灯作品。
浙江在线03月02日讯
21岁的大学生许宾,让东阳画水镇许宅村的扎灯技艺后继有人。有着悠久历史却未被世人所识的东阳针刺无骨花灯,在近日由我省和上海、江苏共同举办的长三角“迎世博”扎灯大赛中,击败海宁硖石、仙居皤滩等国家级“非遗”花灯项目,获得金奖。
据介绍,东阳针刺无骨花灯历史悠久,尤其是许宾的家乡许宅村,从明代天顺年间起就有迎“许宅花灯”的传统。但许宅花灯工艺相对不精,光芒被高手林立的其他县市花灯所掩盖。但此次大赛,许宾的《龙珠》、《花瓶灯》等针刺无骨花灯参赛,一举夺得金奖。
年仅21岁,还只是杭州师范学院钱江学院大三学生的许宾,缘何能够技压群雄呢?“我觉得这是兴趣的力量。还有,正因为我是大学生,对制作无骨针刺花灯必需的几何知识,掌握更加到位。”许宾介绍说,东阳针刺无骨花灯的特点,就是灯品通身不用任何材料作骨架,而是由制作者精确地裁出灯片,用绣花针在灯片上刺出图案,再制作成不同的组件,贴粘合拢而成花灯造型。许多年来,由于不能精确计算,东阳、仙居等地的无骨针刺花灯,都存在着个头偏小的缺憾。
许宾上大学后,成了一名市场营销专业的大学生。虽然所学的专业与制作花灯一点都不相干,但他对制作花灯的热爱始终未减。“我在琢磨,仙居、海宁的花灯优势在哪里,如何学习借鉴,并且超越他们。”许宾说。
去年暑假,许宾专门赴仙居、义乌等地考察无骨花灯的工艺。他发现,仙居花灯融入了凿刻艺术,灯体小巧精致;义乌花灯与剪纸艺术结合,更具艺术观赏性;东阳花灯针刺工艺最佳,立面结构最丰富。“取长补短,我就把仙居、义乌两地的优点,融入到东阳花灯的制作当中,使东阳无骨花灯更具美感和观赏性。”许宾说。
许宾的研究得到了学校支持,更得到了东阳市“非遗”保护中心和家乡父老的鼎力相助。东阳市文化馆接到参赛通知后,将这一机会给了许宾。为了创新,许宾还自学国画,拿起了绣花针,通过混合运用多种针法,利用不同的针孔来产生中国画远近、虚实的意境。但更令同行惊叹的是,许宾制作的花灯立面多,变化大,并且他还突破了针刺无骨花灯“宜小不宜大”的圈囿,成功制作出高达两米的大灯。专家评论说,许宾为针刺无骨花灯的“脱胎换骨”提供了科技“骨架”,也推动了东阳传统灯艺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