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02日讯
昨天,杭州市妇联发布了杭州市“和谐家庭”评价结果,结果有点出人意料:最和谐的是杭州城区企业高层白领家庭,紧接着排第二位的是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第三位才是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员工家庭,最后是蓝领工人(原住民)家庭。
去年,杭州市妇联和浙江理工大学心理系启动了杭州市“和谐家庭”的调研项目。调研项目抽样了2600户家庭,发放问卷,家庭成员讨论后自己填写。
调查发现,一个家庭和谐与否,首要的是夫妻关系,占到整个指数的29%;其次是物质生活,占23.6%;然后是与子女及其他亲属关系,占21.8%;接着是家庭心理健康(包括社会道德、家庭成员心理素质等),占16.1%;最后是社区环境,占9.5%。
外来务工家庭和谐有啥奥秘
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在外人看来很辛苦,但他们的家庭却很和谐,指数为83.46。外来务工者、现在是社区的煤气修理工柴先生的想法很有代表性。“我的家庭很和谐,我有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杭州人对我们很热情,杭州的环境也很好。”柴先生说,“刚到杭州时,我生活很困难,又赶上孩子生病,支付不起昂贵的医药费,是杭州一个个陌生的好心人借钱给我们,帮我们渡过难关。后来,在社区的帮助下,我有了一份工作,现在小孩也能在杭州上学了。”虽然生活辛苦,但家人平安,生活稳定,他和妻子也很恩爱。
项目负责人、浙江理工大学心理系副主任侯公林说,通过访谈,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因为工资能及时拿到、孩子能安心上学、治安环境好,使得夫妻关系、子女关系等都好了,他们觉得家庭很和谐。
公务员自叹压力太大
调研结果显示,杭州城区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员工家庭的家庭和谐指数为78.82。让我们来听听一位受访者的话。胡女士今年50岁,住在大学路,是一名小学教师。“单位工作非常忙,丈夫也是一个教师,两个人备课、批改作业,加上孩子需要照顾,平时几乎没有空闲时间。工作和心理压力很大,所以夫妻之间难免要争吵。而且,两人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也不一致,很容易导致家庭矛盾。”这样的家庭和谐度当然不高。
编后:这个调查挺有意思。本来,民间俗语对于家庭和谐有不同说法。“贫贱夫妻百事哀”,过份强调了物质条件的重要;“糟糠之妻不下堂”,是对士大夫的精神层次的严要求。“知足常乐,笑口常开”,比较接近调查中民工家庭和谐的奥妙。
当然,这只是一个调查,不必大惊小怪,参考一下就可。日子是自家过的,天下没有什么和谐的公式。大家不妨多琢磨“和谐”这个词——有“禾”入“口”为和,有饭吃,物质条件是基础;众“皆”能“言”为谐,家庭成员能心平气和发表观点,相互理解相互体谅。真能这样,想必,和谐不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