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11日讯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在全国中小学全面实施部分教科书循环使用已有一个多学期,此项政策对于节省国家教育开支、节约环境资源、培养下一代环保意识等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经过短暂时间的实施,我们发现,教科书循环使用在具体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问题,家长、学生、老师也普遍反映,对此做法“很不理解、不受欢迎”。
学生不欢迎,因为使用过的教科书难保洁,且破损现象严重。教材是学生升学考试的重要工具,使用频率相当高,学生大多习惯在教材上作标记、划重点、做记录,加上教材的纸质易损坏,使得教材很难保持整洁,传给下一年级学生使用。
笔者与几位学生交谈过,他们说虽然回收的教科书还可以使用,但是有些已经破损、有些书面上已经写着用过同学的班级和姓名,还有些书里面做过作业,划得乱七八糟,有缺页。“不是都说教育公平吗?同样的学校,同样的年级,为什么我不能用一本完好无损的教科书呢?”也有同学说,上课时看到这样的教科书,心里总觉得怪怪的,不是滋味,连学习积极性都没有了。
家长不欢迎,因为孩子使用的是旧教材。我国虽已实施免费义务教育,但一些家长仍受原有思维影响,习惯将教科书作为私有财产对待,不肯配合学校工作及时交回,造成教科书回收率不高。据笔者了解,本学期开学不久,我市不少中小学校就面临教材奇缺的状况,许多学生被迫多人使用一本课本。
此外,有的家长抱着“再穷不能穷孩子”的心态,宁可自己花钱购买新教材,也极力反对孩子使用学校交给的旧教材。加上孩子们对使用旧教材也反感,家长只得到新华书店排队重买新书,本地买不到,就打电话到外地托亲戚朋友代买,其间增加不少麻烦。还有些家长在新、旧教材的分发上,也对学校产生了不必要的误会,有家长甚至到学校责问,老师和校长有苦难言。
老师不欢迎,是因为旧教材的回收、整理、消毒程序缺失。回收旧教材过程自上而下,从校长到老师到学生麻烦不少。从收书→整理→消毒→分发,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要腾出房屋存书,要调配人员整理,还要对教材进行卫生消毒。但目前大部分学校受消毒设备缺乏、人员管理开支等因素影响,没有进行消毒工作就将课本发给学生使用,引发家长担心。
基于以上情况,旧教材循环使用在执行过程中困难重重,各方怨声载道。我们经过调查,将各方的建议汇总起来,提几点希望:
相关部门是否能尽快制定《教科书循环使用实施方案》、《教科书循环使用专项资金管理制度》、《教科书采购与回收制度》等政策,对教科书循环使用的基本原则、主要措施、基本步骤等做出规定,确保学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社会各界是否能加大教科书循环使用的宣传。作为节约型社会的一项重要行动,教科书循环使用的重要意义应当让各类各级学校和全社会所知。要向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广泛宣传免费教科书循环使用的意义,增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和自觉意识,积极争取学生、家长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应指导中小学校开展以回收旧课本为载体的校园诚信文明活动,营造良好氛围。
我们还期待着,是否可以成立一些官方或民间的机构,专门负责旧课本的回收、整理和发放,做好旧课本的卫生消毒、破损修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