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散步,看到自己种下的一棵棵小树苗茁壮成长成“参天”大树,自豪的笑容洋溢在两位老人的脸上。
浙江在线03月12日讯
一棵树,一年可以净化一辆汽车行驶16公里所排放的污染物。当城市绿化面积达到50%以上时,大气中的污染物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城市绿地面积每增加1%,当地夏季的气温可降低0.1摄氏度;宽30米的林带,可降低噪音6至8分贝……
绿化的种种好处,77岁的王绍丰和71岁的张凤英可能说不周全。但这对生活在杭州西溪街道石灰桥社区的老人,却以一种朴素的坚持,守护着西溪河下的香樟树。25年来,他们沿河种下200多棵香樟,成活92棵。
如今,儿孙都已长大成人,渐行渐远,曾经的邻居有的搬有的迁,四散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唯有香樟树下,依然留有数不清的温情故事。
三分种树七分养 对香樟的感情就像对孩子一样
25年来种下200多棵香樟树,成活92棵。这样的骄人成绩,让王绍丰和张凤英夫妇成为远近闻名的“植树专家”。他们家的电话,也成了周边邻居的“绿化咨询热线”。
在他们位于石灰桥社区的家中,一楼小院绿意盈盈,锄头、铲子、开山斧、培土用的泥刀、洒水用的塑料袋,各类植树和养护工具一应俱全。
一天两至三次去附近的西溪河下“看小树”,几乎成了这对老人20多年来雷打不动的生活惯例,用早年退休于民生药厂的王绍丰大伯的话来说,这是“自得其乐”。
小树苗需要隔天浇水,要等它们长到3岁以上,根部完全长好时才不用频繁浇灌。夏天浇水是有讲究的。早上要用大树枝将小树苗遮挡起来,避免后者日间受到太阳的暴晒,傍晚时分,则要把遮挡物拿掉,因为晚上需要让树苗“多吃露水”。
每年11月前,要给樟树培土。把根部的土加得高高的,“等于给树穿上了厚衣服”,帮助它们安然过冬。植树后,一般都等到一年左右,才能观察树苗是否成活。只有枝繁叶茂同时“根深蒂固”,小树才算真正具有了生命力。
“植树专家”的名号,可不是一时半会儿的努力就能换来的。健谈的张凤英阿姨向我们回忆起20多年前的种树故事。
1984年,文二路正在修建中,尚未整治的西溪河边光秃秃的。刚搬迁到石灰桥社区的王绍丰夫妇偶然间发现,家门口的一棵老樟树下,长出了不少15至20厘米高的小树苗,很适合移植。
“既然河边缺乏色彩,何不由我们自己动手来添绿?”第二天一早,老两口就将老樟树的“儿孙”移植到西溪河边。没想到,“栽树容易活树难”,第一批十几棵小树苗当年只成活了两棵,第二年又死了一棵,只剩下一棵“独苗苗”。
张阿姨说,这次失败的经历,让他们长进了不少。这以后,他们从新华书店淘了很多专业书,又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渐渐明白了“三分种树七分养”的道理。
有的时候,碰到树苗被人破坏的现象,老人也曾灰心丧气,可是看到小树长大,内心的欣喜又化作继续种树、护树的动力。“长高了,又长高了!”在这样的感慨声中,20多年光阴轮回,老人进入古稀之年,四季常青、散发香气的香樟树,却在泥土中站稳脚跟、“长大成人”。
“慢慢地,对香樟的感情就像对孩子一样”,用这样的执着和坚持,从天目山路北面的八字桥开始,一直到如今的文一街小学南面,王绍丰两口子在25年的时间里,沿着西溪河陆续种下了200多棵香樟树。
植树节前,他们刚去数过,成活的香樟总共有92棵,其中最大的,已经比2层楼还要高。
晾衣绳和“篱笆树”培养孩子细腻敏感的心灵
普通的香樟树籽,大小如细细的黄豆,黑色。每年,王绍丰夫妇都会将捡来的树籽埋在自家花盆的土里,待春天发芽后,再用稻草灰仔细包好幼苗根部,挪到西溪河边种下去。
没有亲眼目睹过树苗发芽、抽枝的人,可能很难理解老王夫妇对待种树的较真劲儿。
就在几年前,工人们在文一街小学南面的河岸边,种下了几棵玉兰树。老王散步时看到,他们将其中的两棵放在一堆石子上,马马乎乎填了几铲土了事。
“这怎么行?”老王急忙给社区和绿化办打电话反映情况。工人们过来返工后,老王夫妇还是不放心,最后干脆亲自上阵,把泥坑中的石子一颗颗拣掉,加深坑后再植树培土。老人用细心“挽救”的这两棵树,如今正矗立在河边,伴随着孩子们的读书声茁壮成长。
熟悉老王夫妇的邻里都说,他们其实并不是苛刻的人。晾衣绳和“篱笆树”的故事,就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
一直以来,文二路68号墙门里的居民,都有在沿河的电线杆边晾晒衣物的习惯。可是随着河边的樟树渐渐长高,在带来绿荫的同时也遮蔽了阳光。
去年10月,王绍丰大伯在爱人的催促下,在文二路68号小楼边电线杆间的高空中,拉起了一条长达10多米的晾衣绳。这样一来,既能满足小楼里住户的晾衣需要,又不妨碍他们出行,樟树成长过程中的“舆论压力”,也消弭于无形。
从下宁桥东北面沿着西溪河岸走,每隔几米就会出现一棵“篱笆树”。所谓“篱笆树”,就是用竹篱笆围起来的香樟树苗。
原来,刚种下去的香樟树苗,由于个头不高很容易被人忽视,有时难免被锄草机所误伤。为了提醒园林工人,细心的老王夫妇就在树苗四周扎起了竹篱笆。这样,同时也能减少散步者误踩树苗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