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中国崇福皮草博览会皮草时尚秀。通讯员 谢伟锋 摄
注于皮草产业的崇福地区,2008年皮草成交量占全球的20%,该地区4成以上企业以皮草业作为安身立命之本。 记者杨蓥晖摄
沪杭高速屠甸出口,向左走是海宁,向右走是桐乡,近些年,“贴身近战”的两地皮革城“打”得很是热闹,于此“夹缝”中,专注于皮草行业的小镇崇福却在悄无声息地迅速发展。
崇福皮草大世界管委会办公室主任黄荣发此前表示,崇福的优势在于皮草制作的规模优势,我们只做自己最擅长的,皮鞋和皮衣就让桐乡和海宁去做。
这种类似“田忌赛马”的区域战略,成功避开身边的“带头大哥”海宁皮革城与后起之秀桐乡鞋业皮革城。来自2009中国崇福皮草博览会消息,今年3月,芬兰国际拍卖行所拍卖的25万张狐狸皮中,有12万张被崇福的皮草企业所拍得,占成交总量的近一半。
双城暗战中的夹缝求生
2006年,海宁桐乡两地皮革业开始“暗战双城”。
在两个皮革城,一楼鞋业、二楼箱包、三楼皮衣皮草,同样的功能设置与类似的店面装修风格让人很难分清这对“孪生兄弟”。相关消息称,海宁皮革城80%的皮料来自桐乡,而桐乡皮革城60%的经营户来自海宁。
一个细节是,海宁桐乡两地安置在沪杭高速主干道两边的户外广告牌,一度因“双城暗战”而被提价到15万元/块。
两位皮革大哥“掐架”,其中纷争却给做配套的崇福带来利好。黄荣发称,崇福的皮草企业就是从给海宁皮衣做配套起步的。“崇福人晚上制作皮衣上的毛条配饰,清早用摩托车拉到海宁皮货市场卖掉,由此在资金和技术上不断积累,繁育出今天大大小小1100多家皮草企业。”
相关公开资料表明,崇福镇共有皮草企业近1500家,在过去的2008年,实现皮草工业总产值74亿元,皮草成交量占全球的20%,在崇福地区,4成以上企业以皮草业作为安身立命之本。
但崇福同样遭遇着类似海宁一样的烦恼——在杭州湾跨海大桥南端,来自余姚裘皮城的“威胁”在跨海大桥开通后日渐形成,一业内人士称,跨海大桥开通后,余姚裘皮城或多或少分流了崇福的部分上海客户。
此外,上海曹安、江苏无锡也都在兴建类似的皮革市场。崇福镇党委书记主任罗永良称,市场一旦被“克隆”,挑战者的出现就在所难免,这就需要企业改变思路,寻求突围。
奢侈品转战国内平民市场
此前专注于D&G、Prada等世界品牌贴牌业务的浙江中辉皮草有限公司在今年把部分业务转向国内市场。
该公司董事长胡建中回忆,“春节时碰到一个山西煤老板,坐飞机到上海转车到他们崇福门店买衣服,1万元一件的裘皮大衣买走了10几件。”
这似乎是一个企业转型的信号,此前以外贸为主的崇福皮草,在经历金融危机以后,不约而同地开始转向内销。
在前日开展的中国崇福皮草博览会上,罗永良称,崇福皮草正在从奢侈消费品向大众化的时尚消费品转型。
同为崇福皮毛协会副会长的胡建中称,用买羽绒衣的钱去买裘皮大衣,是不是很有吸引力?此前,中辉皮草还做过几十万的裘皮大衣,一度成为崇福皮草在国际奢侈品市场的风向标。
崇福皮毛协会会长陆荣坤称,一件水貂皮的服装,出厂价一两万元,到商场或许卖四五万元,虽然利润空间大,但是消费得起的毕竟不多。但一般的兔皮服装,出厂价只需要几百元,普通的消费者也能买得起,这个市场就大了。
2008年,中辉皮草销售额达到2.2亿元,其中外贸份额占据半壁江山。胡建中称,今年的外贸份额肯定会降,但国内的销售额已经在增加了。
在胡的计划中,今年将在国内主要城市开20家门店——当然,主要城市门店裘衣的价格,将比在崇福门店高出很多。
罗永良称,当别的产业都在谋求转型升级的时候,崇福皮草业却在做“转型降级”的文章, “降级”也是产品结构调整的一种方式,过去崇福皮草只走高端路线,是“一条腿走路”,这次金融风暴让他们学会了“两条腿走路”。
临杭经济的产业形态调整
事实上,在崇福还有一个原皮市场,尽管年交易额有20多亿,但只能满足崇福镇里皮草企业的部分需求。业内人士称,桐乡、海宁两地很多皮革企业,仍要去河北、内蒙、宁夏等地收集原材料,如果能兴办一个大规模的原皮市场,就能大大降低两地皮革企业的成本,市场也肯定能兴旺。
一个背景是,已被纳入杭州都市经济圈的崇福,将加强区域产业的前向、后向联系,有助于丰富崇福乃至整个桐乡的产业形态。
此前,桐乡市委书记费建文表示,“杭州都市经济圈给我们带来了机遇,通过接受杭州产业‘退二进三’所带来有竞争力的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大型制造企业调整产业格局,同时充分发挥毛衫、皮革、家纺布艺等传统特色产业聚集度高的优势,做大做强做优现有特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