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25日讯
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省GDP年均增长13.2%,从2003年开始,GDP增幅更是在14%以上。而刚刚出炉的浙江省经济“一季报”却公布出这样的数据:实现生产总值4632亿元,同比增长3.4%,回落8.4个百分点,低于全国6.1%的增长水平。
据悉,这在已经公布的全国十七个省市一季度GDP增幅中名列最后。
经济放缓
缘于工业不振
统计数据显示:“浙江一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170.9亿元,增长2%,增幅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2315亿元,下降3%,回落15.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2146亿元,增长11.4%,增幅回落0.6个百分点。”
就产业结构看,这次GDP增幅回落主要受工业降幅影响。省统计部门分析认为,“工业生产和效益,从去年下半年后,开始回落加速甚至负增长。”
浙江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王杰认为,当前金融危机蔓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不确定因素增多。
王杰提出,经济下行是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国内经济周期性调整与浙江经济素质性、结构性矛盾叠加作用的结果,也是企业主动根据市场需求不振状况有意压缩生产的结果。
“这次政府推出的经济刺激计划惠及的主要是央企,因为以投资拉动为主的财政政策主要针对政府主导项目,央企是这些项目的主体;银行青睐的也主要是央企。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反而成为‘挤出效应’的对象,面临融资困难。”而我省经济的主体是中小民营企业。
浙江经济领跑多年
调整是正常的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日前透露,3月份央企经营指标出现明显好转,当月央企整体利润同比增长26%,环比增长86%。与央企利润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小企业的整体经营状况不乐观。
在接受采访时,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院长程惠芳认为,“短期看,世界经济还没有见底。我省外向型的依存度较高,一是有着大量的外贸企业,在世界经济没有真正见底前,这些企业很难真正走出困境;二是工业中有大量的外向型配套企业,是产业链的一环,比如,通用要停产一周,省内为它配套的企业必然要受到的影响。”
经济周期有自身的规律,浙江经济领跑了这么多年,调整也是正常,是综合经济发展规律的,经济有自身周期,对此,政府和百姓都要有信心,因为浙江本身也需要产业的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所以,现在发展慢一点不用在意,而要关注的是,这种转型、升级是不是真的能够实现?”
企业脱胎换骨
经济才能腾飞
“浙江在经济形态上呈现出典型的块状经济和区域经济特色,往往在一个地区中以某一、两种产品为龙头,以劳动密集型中小型企业形成外部化的规模经济效应,如桐庐的圆珠笔、义乌的吸管、温州的打火机等等。”国泰君安浙江总部高级分析师许斌认为,“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原来单纯依靠低成本的数量型增长的民营企业陡然面临困局,部分企业将淘汰出局。”
“既是意料之中,又是意料之外”,对于一季度的GDP增幅,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副所长、研究区域经济见长的徐剑锋研究员首先用了这样的表述。
他对记者解释,“其实,紧缩的态势早在2007年已经出现苗头:银根紧缩,土地、资源价格高涨,劳动力成本上升;这些使得浙江的中小企业已经面临巨大困难。金融危机一来,直接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
一些小企业原来是靠低价竞争起家,靠劳动密集、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和配套生存,企业留利不多,几乎没有研发投入,抗风险能力较差。而一些外向型依存度较高的产业集群也将受到较大影响,市场残酷洗牌。有研发能力的企业可能会寻求到新产业,发现新机会,这样,待以时日,浙江的企业才最终可能会脱胎换骨。
“到那个时候,浙江将真正迎来又一次腾飞。”徐剑锋说。
企业市民
信心不改
华东医药董事长李邦良信心很足,“不管工业还是商业,都要不失时机地抓住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形势下医药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加快国际化步伐,用接归国际来推动内部改革,创造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去实现企业卓越。”
落户滨江的浙江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光伏发电系统设备生产项目,刚刚得到政府的资助,该企业负责人说:“杭州高新区政府对符合产业要求的大企业、大集团、成长型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资助比例在原有基础上提高2个百分点,更增加了我们技改的决心。”
对于一些市民而言,我省DGP的放缓并没有产生明显的感觉,杨小姐说,“昨天晚上,杭州大厦生意好得都挤暴了呀,不差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