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03日讯
一年前,从浙江工商大学毕业的杨金翰,和另外3个大学生一起自主创业。
虽说公司没赚什么钱,整个团队却在一年之后被“打包”招入阿里巴巴,杨金翰一上岗,就是“P5”级员工,而其他刚入公司的同事,还得从“P0”级开始奋斗。
“有过创业经历的人,不会找不到工作。”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杨金翰自信地说。
创过业不怕找不到工作
“当初为什么创业?”记者问。
“我创业不是因为找不到工作,可能是因为自己有一种创业激情,有一个梦想吧!”
1985年生的杨金翰,穿着一身运动服,活脱脱一个大学新生的模样。
可他一开口说话,却十分老练。他告诉记者,阿里巴巴企业氛围很好,对员工着装没有严格要求。但是他自己当“老总”的时候,天天都是西装革履。
2007年夏,杨金翰从浙江工商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除了像其他同学那样拿到了学历、学位证书之外,他还有两个“护身符”:省优秀毕业生、“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浙江省特等奖。
杨金翰班里总共40位同学,现在基本处于三种状态:找一家单位就业、继承家族产业、考公务员或研究生,似乎只有杨金翰选择了自己创业。
杨金翰觉得,创过业的人,不怕找不到工作。
创业得找“老手”搭伙
从大学开始,杨金翰一直做英文版报纸《21世纪》的校内代理。从大二至大四,他总共卖掉10万份报纸,每年有七八千元的收入。
快毕业的时候,杭州话机世界一位姓魏的副总经理找到他,邀请他以3万元入股合伙办投资公司,注册资金200万元,他负责公司“项目评审”。
“第一次创业,得找个老手跟着!”杨金翰说,少走弯路,容易树立信心。
“老手”去哪里找呢?杨金翰说,靠扩大人脉圈子。
杨金翰在校时是学校经济学会外联部的部长,杭州话机世界的魏经理曾被他邀请去给学生作创业演讲。
此外,他报名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认识了许多同道中人。
杨金翰还利用课余时间,到各类培训班担任职业培训员,锻炼口才和人际交往能力。
半年以后,杨金翰偶遇浙大在读研究生李日晶。对方有一个关于“无线数据库营销”的点子,两人一拍即合,自主创业。
同年2月,杨金翰和他的广告专业校友郑卫腾、李日晶和浙大校友、计算机专业的吴长达,共同成立杭州彼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属江干区笕丁路浙江赛博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旗下的孵化企业。
“‘彼讯’团队组合比较完美,‘领头人’杨金翰有个人魅力,能力强。而另外三个人,一个有创意,一个负责宣传,一个负责项目技术。”“赛博”的负责人李小龙这样评价。
将来单飞,放我一马
2008年11月,政策风险加上金融危机,“彼讯”公司面临发展困境,经业内人士引荐, “彼讯”团队凭借着学历和创业经历,很快接到“阿里巴巴”抛来的绣球。
在记者采访杨金翰时,因为他实在太忙,原本定好晚上6点采访,又被推到了8点。“跟自己创业比起来,这不算辛苦。”现在在阿里巴巴,杨金翰干得很认真,“我想多学一点,为以后创业积累一些东西。”
工作环境好、单位提供住宿、享受3-5年老员工福利待遇、有项目还有奖金提成……这些优惠的待遇是许多大学毕业生甚至是一些小公司员工向往的。可是杨金翰在踏入阿里巴巴之前就申明:“如果有机会我还是想自己创业,将来单飞,希望公司能放我一马。”
李小龙说,“赛博”从2006年起步到现在,已有200多家孵化企业,其中88家是大学生创业企业。杨金翰和他的团队,也可算是“孵化”出来的人才。
●记者手记
在与杨金翰对话的两三个小时里,记者始终觉得非常轻松,他善于交流,非常外向,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他说他在创业的时候非常辛苦,晚上常常只睡三四个小时。
还有一个让记者觉得特别的是,杨金翰对“能生钱的点子”有种天生敏感。可是他似乎没什么“经商基因”,生长在舟山一个普通家庭,妈妈是教师,爸爸是国企退休职工。
记者在杭州的一些高新企业里进行采访时,也经常听到:企业喜欢的员工,智商高不高,并不是最重要的;有没有团队精神,能不能通力合作,才是企业看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