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上午,嘉兴港。满载煤的“富阳山号”货轮一阵鸣笛后驶离码头,不远处,杭州湾跨海大桥在雾蒙蒙的海面上隐约可见。
这种场景王照祥很熟悉,每次货轮到港或驶离码头,他心里就多了份踏实与底气。曾任平湖市副市长的王照祥,现在的身份是嘉兴港区管委会主任,打理着嘉兴境内74公里海岸线。4日上午,“转危为机,跨越发展——聚焦杭州都市经济圈”大型联合采访团抵达嘉兴港区,在30多名记者面前,王照祥表示,“嘉兴港要做上海港和宁波港的最佳配角,最佳配角同样可以拿奥斯卡金奖。”
王照祥的“配角说”让在场记者很是意外。事实上,去年集装箱吞吐量才首次突破10万标箱的嘉兴港,以现在实力以及水深条件,的确很难在长三角地区与上海港、宁波港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这种“退而求其次”的定位,就当前金融危机形势下而言,显得更为清晰。
夹在长三角两大港口中间的嘉兴港甘做“小弟”发展战略,在去年已有合作端倪。2008年3月,嘉兴市港务局与宁波港集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出资组建嘉兴市杭州湾港务开发有限公司,意在携手开发嘉兴港,与此同时,嘉兴至宁波集装箱内支线开通,嘉甬两港合作由此拉开序幕。
在与上海港的合作上,嘉兴方面人士介绍,“亦在积极推进之中,2008年下半年,嘉兴、上海两地就港口联盟进行多次接触,计划利用嘉兴港独山港区良好的深水岸线加强合作。”
4月23日,在宁波港—嘉兴港合作发展论坛上,双方深度认同:两港深化合作有利于嘉兴港利用宁波港航线优势,发挥喂给港功能,做强集装箱业务;宁波港通过双方合作,将港口腹地延伸至嘉兴地区甚至浙北、苏南,可谓双赢举措。
王照祥称,现在嘉兴港每天都有集装箱班轮发往宁波,对杭嘉湖地区企业而言,班期密度提高了,物流成本降低了,因此,越来越多的客户选择从嘉兴港中转集装箱,不出意外的话,今年集装箱吞吐量会突破20万标箱。
王解释,10万标箱对一个港口而言,是一个突破的临界点,超过这个点标箱就会成倍增长,1994年宁波港首次突破10万标箱,现在吞吐量已经超过1000万标箱了。未来能够复制宁波港的发展模式,王照祥对此深信不疑。
3月29日,装载3000多吨PTA(精对苯二甲酸)的台湾“协荣11”轮历经2天海航后,抵达乍浦港码头,嘉兴港首次迎来两岸海运直航船舶,此举意味着,嘉兴对台贸易结束“货通船不通”历史。
一个吸引“协荣11”轮抵达嘉兴港的背景是,于去年11月4日签署的《海峡两岸海运协议》,嘉兴港成为大陆对台直航港口之一。中国嘉兴外轮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正方算了笔账,“直航后,不仅台湾到嘉兴节省一天半的时间,每趟还可以节省15000美元的运费。”
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嘉兴港与台湾高雄等港一直有着货物运输往来。每年约十万吨的PTA货物从台湾出发经日本或香港等地港口再辗转至嘉兴港。
王照祥表示,这些PTA不仅供嘉兴腹地企业使用,还被大量运输至萧山、绍兴等地,两岸直航后,就不需要再绕道而行了,这也使得今年突破20万标箱成为可能。
一组数据是,截至4月底,嘉兴港今年已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062万吨,同比增长19.7%,其中完成外贸吞吐量111万吨,增长26.4%,装卸国际标准集装箱4.84万标箱,增长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