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仲一:“秦俑之父”用情深
6月13日,在秦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现场,一位满头华发的古稀老人刚一出现,就被众多媒体层层包围起来,记者争相向其追问对于此次发掘的期待,他就是被称为“秦俑之父”的袁仲一。
袁仲一,著名考古学家、秦兵马俑博物馆原馆长(现为名誉馆长)。自1974年村民打井发现陶俑碎片,陕西省组建考古队勘探兵马俑开始,袁仲一就是当年的四个考古队员之一,并任考古队队长,这一干就是30多年。在他主持下,一件件兵马俑重见天日,向世人展现了秦文化的风采。
35年前结缘兵马俑
秦兵马俑的发现,说起来是非常偶然又非常有趣的。
在秦始皇陵东侧的骊山脚下,有一个名叫西杨村的贫困山庄,在抓农业促生产的上世纪70年代,西杨村村民为了抗旱在村南头的沙石滩上挖井,不料却挖出了陶俑的残片。这小小的看上去像人头的残片在西杨村成为头号新闻,有人说是瓦神爷,有人认为是瘟神,有来拜神的,有来砸个稀巴烂的,一时之间小村庄被搅得沸沸扬扬。
当时有位叫房树林的公社干部恰巧经过此地,感觉情况不一般,他就向临潼县文化馆做了汇报,主管文物的工作人员赵康民火速赶到现场,并将残片集中起来进行拼对修复工作。闻讯赶来的新华社记者蔺安稳马上写了一篇题为《秦始皇陵出土一批秦代武士俑》的内参,这引起了国家领导的重视。
1974年6月底,陕西省受命组建考古队,当时正在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工作的袁仲一被抽调到这个四人组的考古队,并任队长。按照当时的预想,这种俑坑一般很小,估计一个星期就能完成工作。谁也没想到,前方等待他们的会是一个几代人都难以发掘完的世界性奇迹。
1974年7月15日,一个袁老永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42岁的他带着考古工具,背着行军床进驻西杨村,开始了他与秦俑之间长达30多年的不解情缘。在他们的铁锹下,一个史无前例的巨大的兵马俑坑,一点点重现人间,绽放出耀眼的光彩。
小铲子挖出大成就
被村民们称为“瓦神爷”的陶俑,最后如何命名成“兵马俑”呢?袁仲一又为何会有“秦俑之父”的美誉呢?
据袁仲一解释,这一切缘于1975年他们考古队写的第一份发掘简报。在简报上他们第一次用了兵马俑这个称呼,因为当时出土的陶俑都以模仿人、马为主,“人形马状的陶俑,叫兵马俑最形象”。袁仲一日前在接受采访时笑说道。因为身为考古队的队长,多数工作都是由他主持,“秦俑之父”就自然成为外界对袁仲一的美誉。
但“秦俑之父”的头衔并非由一份简报就能奠定,其中包含了袁老数十年的心血。当年的先期发掘工作不仅艰辛,还不时面临着生命危险。即使如此但当有重要发现时,那种喜悦也是非考古人所能体会的。现在安放在博物馆里面,那只独一无二的错金错银的编钟,就包含着这样的喜悦。
那是1976年春节期间,袁仲一在考古工地留守。大年初二,他到工地巡视。无意中,他走到工地西北角附近的一片野地,看到有农民挖土留下的断岩,那里似乎有个圆圆的东西,还隐隐发绿。于是他凑上前去,用随身带着的小铲子,小心翼翼地把那东西掘了出来。清理掉表面的泥土,一个精致的编钟就呈现在了面前。
在一次次的这种喜悦下,中国有了“世界第八大奇迹”,临潼有了秦兵马俑博物馆。
与俑作伴情意长
从兵马俑坑首次发掘开始,袁仲一就没再离开过这里,先期是考古队长,后期当了十年的秦兵马俑博物馆馆长。1998年卸任馆长以后,袁仲一仍担任着博物馆的名誉馆长。30多年的“交往”,袁仲一与兵马俑之间有了一种难舍的情缘。
“我感觉非常亲切,就好像一个连长对他的士兵一样,对它非常熟悉。”这是袁仲一自己表述对兵马俑的感情,他曾在多年前做了一首打油诗:“20余年痴迷间,与俑作伴情谊绵”。
袁仲一介绍说,兵马俑都是一个个雕出来的,不是用模子做出来的,雕塑的人很多,至少有上百名。因为天天看,袁仲一不仅熟悉了每个兵马俑的样子,也熟悉了每个雕塑工匠的风格。
在兵马俑一号坑展厅中排列着6000多个形态各异的陶俑,有些陶俑的身上刻有当初工匠的名字,有的没刻,但不论上面是否刻了名字,袁仲一都能准确无误地说出每个陶俑工匠的名字。
2009年6月13日,秦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正式启动,这是时隔24年后,考古人员又一次走进一号坑破土挖掘。这一天,满头华发的袁仲一老先生出现在现场,来到这片他付出半生心血的土地,他特别叮嘱年轻考古人员,挖掘时一定要仔细。
谈到对这次发掘的希望,老先生期待能出现更精彩的文物,比如完整的彩绘兵马俑,新的兵器等,早日揭开秦俑的神秘面纱。
吴永琪:兵马俑头号守护神
知道兵马俑的人不一定知道吴永琪,但熟悉兵马俑的人却一定熟悉吴永琪。
吴永琪,秦兵马俑博物馆现任馆长,主要研究方向是文物修复与保护及博物馆管理。“秦陵铜车马的修复、兵马俑彩绘保护技术的攻克”,这一系列关于兵马俑修复保护的骄人成绩,都与吴永琪密不可分。
从1978年走进秦兵马俑博物馆到1998年担任馆长以来,吴永琪守护着秦俑已31年了。从一名文物保护的专业人员到博物馆的管理者;从被外界称为“兵马俑的1号讲解员”到他自称的“守陵人”,吴永琪就这样默默守护着每次观看都震撼自己心灵的兵马俑。
兵马俑头号讲解员
偶然的相逢,或许就是命运的羁绊。这话用在吴永琪身上,实在是太恰当不过了。
1969年,不满18岁的吴永琪从北京来到陕西延安农村插队。两年后,因为近视,吴永琪接连错过了三次招工回城的机会。正当吴永琪为不可预知的未来焦灼之时,陕西省博物馆招考讲解员的消息为他打开了另一扇大门。1971年9月,普通话不错的吴永琪顺利成为一名讲解员。
“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是吴永琪最大的优点。插队当农民,要当农活技术最好的农民;当博物馆讲解员,要当文博知识最丰富的讲解员。为了当好讲解员,吴永琪开始拼命补课,查文献、翻古书、问前辈,这个勤奋的北京来的小伙子一时成为博物馆的名人。
1978年12月,吴永琪被调到秦俑馆筹建处,从此与兵马俑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主动选择加入考古队从事文物修复工作,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吴永琪依然践行着自己的最大优点,“干一行,就干好一行”,全身心投入到研究和保护兵马俑上,并于1998年成为秦俑博物馆馆长。
当上馆长后,吴永琪开始有机会拾起自己讲解员的老本行。每年光顾兵马俑的海内外国家领导人有很多,吴永琪有时需要出来接待,许多国家元首无不被他精彩的讲解所折服,因此,同事们都笑称他为“兵马俑一号导游”。
兵马俑头号化妆师
众所周知,兵马俑刚出土时基本都是破损的,那么一块块碎片又是如何成为陈列在展厅的兵马俑呢?这其中就有吴永琪等人的功劳。
吴永琪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文物修复与保护,1980年,吴永琪参与了秦始皇彩绘铜车马的发掘和修复。当3000多块青铜碎片成功地复原为有着“青铜之冠”美誉的铜车马后,举世震惊,该项目还获得国家文物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其后,吴永琪所率领的科研团队还取得了多个技术突破,这其中最让吴永琪自豪并最为人们关注的就是“秦俑彩绘保护技术研究”项目。
由于人为和自然的因素,原来通体彩绘的兵马俑在地下时“颜色”大多已脱落,出土后尚存的部分彩绘几分钟内就会起翘、卷曲以至脱落。保护彩绘兵马俑成为世纪难题。
为此,秦俑馆在1988年成立了课题组,并与德国巴伐利亚州文物部门联合开始了科研攻关。经过中德科技人员10多年艰难攻关,由吴永琪主持的“秦俑彩绘保护技术研究”通过了由国家文物局组织的成果鉴定,专家认为项目研究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在6月13日开始的第三次发掘中,这一技术成为保护彩绘的关键。
兵马俑头号推广员
让更多的人看博物馆,而且要看一流的博物馆。1998年,吴永琪上任伊始,提出要将秦俑馆建成“让中国人骄傲、外国人佩服的博物馆”。
在吴永琪的带领下,秦俑博物馆连续11年保持了国家、省级文明单位荣誉,成为国内首家取得质量管理、环境管理体系双认证的博物馆。
此外,为了让更多外国人了解秦文化,吴永琪力主将兵马俑推出国门。2007年,吴永琪成功策划并举办兵马俑走进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吴永琪守护着秦俑的现在,也展望着秦陵的未来,在他脑海中始终盘亘着一个更宏伟的终极目标:建立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为基础,以秦始皇帝陵遗址公园为依托的秦始皇陵博物院。它将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博物院,并为研究者提供一个广大的秦陵研究、秦史研究的平台。
31年的守护,吴永琪坦言,“这一辈子已经离不开兵马俑了。”有了吴永琪,兵马俑有了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有了兵马俑,吴永琪有了竭尽终生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