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在抢钱!”
直到昨天上午,著名股评人士水皮仍在不遗余力地抨击桂林三金过高的发行价。“大家说市场化,16块6的发行价拿过来就圈成36块6,照样有人买单,开盘价照样冲到一百,你回过头来说投资者犯贱,投资者的确有点犯贱,但是还是该管的没管好吧?”
但这个声音显然已经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听。当关了九个月的“打新”之门重新开启时,投资者或许的确有些“犯贱”。昨日散户出现争先申购的情形,而大户则表现得相对平淡。由于此次“打新”新规的出台,使得大户没有太大优势,同样银行也显得水土不服,仅有的一只偏打新类的银行理财产品昨日也“按兵不动”,未加入打新行列。
截至记者发稿时,29日参与桂林三金认购的资金总额和中签率等数据尚在统计之中。
中小散户热情高涨
“以后发行的股票就难说了,但三金毕竟是首单,要做个好榜样。你看今天(周一)大盘还创新高,说明管理层不想让IPO重启第一单难看。”
带着这个逻辑,老股民祝女士昨天尝试性地申购了6000股,也就是12个号子。“很多朋友之前已经陆续把账户里盈利的股票套现,准备重金打新股了。我基本没动,只是之前从银行里补了几万块钱资金进来。”祝女士说,自己并不太在乎能不能中签,“中签当然好,应该是有钱赚的,但估计也赚不多,如果中不到,就当玩玩吧,反正现在这个行情,也不敢满仓去做,钱闲着也是闲着。”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祝女士的态度在小散户里很有代表性。“一方面,由于IPO新规确实限制了大户和机构的申购,小散户们普遍感到自己的机会比以前大了许多,加上IPO首单的概念和九个月积累下来的热情,导致散户参与的意愿很强。另一方面,目前股指处在相对的高位,场内存在大量观望的资金,这部分资金加入‘打新’大军也在情理之中。”一位券商人士对记者说,散户的热情让人更增加了对风险的担忧,“毕竟发行价太高了,就算管理层有‘不破发’的意愿,上市首日高开低走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
在著名财经网站和讯网的调查中,近七成参与调查的股民网友称自己已申购桂林三金,另有不到三成的网友称自己不会“犯贱”,剩下的人则在观望中。
而在新浪财经的调查中,近六成的网友称已申购桂林三金。而在对后市的看法中,45.9%的人认为桂林三金上市后能涨50%以内,32.6%的人认为会破发,认为涨50%-100%的人有13.4%,而觉得该股票能涨100%以上的,仅有8.1%。同样的,在和讯的此项调查中,也有50.25%的网友认为桂林三金不会有很大表现。
医药板块或有陷阱
在热情的背后,很多人都看到了风险的存在。
“市盈率低于33倍,股价低于19.8元的中药股有9只,不过那9只,一只都买不得,庄家成本都是极低,庄家正好等着要出货呢,这也是三金定价高的套中套。”这是昨天某桂林三金股吧里一句被广为复制的留言。
这个担心似乎也得到了昨天大盘的印证,尽管“靴子落地”让沪指再创年内新高,直奔3000点而去,但原本最应该得到“提振”的医药板块却是高开低走,医药指数也是全天震荡下行。根据全景资金流向监测报告显示,昨天医药板块资金净流出1.1亿元。个股方面,前期受桂林三金IPO“提振”的中药板块里,同仁堂以1.43%的涨幅高开,全天震荡下行,最终微涨0.36%;千金药业以5.48%的涨幅高开,在短暂的冲高后一路下行,最终涨1.17%;华北制药和天士力同样经历了高开后冲高回落的走势,最终分别下跌0.97%和1.71%。
“对中药股来说,桂林三金估值偏高是个利好。”一位分析师称,“因此,等到桂林三金终于揭开面纱的一天,倒有点利好出尽是利空的感觉。”
受制新规大户态度平淡
相对于小散户,受到IPO新规“打击”的大户和机构对“打新”的态度冷淡得多。
“我们营业部的账户,几乎都参与打新了,但真正热情高涨的都是散户,大户和超大户也打了,基本就是象征性地玩一玩,投入的资金不比散户多多少。”一位券商营业部人士昨天告诉商报记者,自己并没有听说营业部里的大户有大规模“打新”的动作。
“其实,对于比较大的客户,比如50万以上的,客户经理都会建议他们多开几个账户,以免浪费资金。”该券商人士说,但真正“响应号召”去开户的投资者,多数都是资金100万元上下的,“钱少的,用不着开,钱真多的,操作起来也确实很麻烦”。
的确,本次发行单个账户申购有限制,最高不得超过3万股,申购资金近60万元,那么以一千万的超大户来说,申购一次需要动用17个账户。“资金安全问题肯定是首要考虑的,所以一般开户的都限于直系亲属。”该券商人士说,“况且十几个账户,可操作性也不是很强,所以有一些拥有上千万的大户干脆放弃打新股,他们宁可趁着这三天资金冻结时间去操作其他股票。”
银行理财产品冷眼旁观
和超级大户们一样,银行理财产品对桂林三金的IPO同样不感冒。
前段时间,中信银行一只纯打新理财产品——中信理财之新股支支打计划1号日前提前终止,原因就是对IPO重启之后的新规水土不服。而昨天是IPO重启之后,首只新股发行的日子,然而银行对于此次新股发行,态度普遍比较冷淡。各国有银行及商业银行中,除了交通银行发行了一只偏打新类的理财产品外,其余银行均未行动。
在2007年以前,打新股对账户资金是没有上限要求的,这也使得资金量越大,中签率越高。银行利用这一点,发行一些打新类的理财产品,集合广大投资者的资金,中得新股之后再进行利益分成,那个时候,打新产品的投资回报率还是很不错的。
但这次IPO重启之后,新规也随之出台,新规规定每个账户的申购上限就被定死,银行打新产品原本资金量大的优势也就不复存在。
以昨天三金药业为例,网上申购账户的上限为30000股,根据其发行价19.8元计算,那么单个账户的申购资金上限为59.4万元。而一般一个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为2000万-3000万,这样一来,如果银行发行一个打“三金药业”新股的理财产品,必须要通过33个账户才能实现资金规模,其管理成本将是原来的33倍。
这次IPO重启,只有交通银行一家发行了一只名为“得利宝天蓝——新股连环打”的产品,记者从交通银行杭州分行了解到,这个产品的发行规模为5000万至10亿元,现在还在申购当中。
据交行工作人员介绍,这个产品套用了打新的概念,有新股发行的时候就参与新股的申购,而且申购的新股偏重于大盘股(这次三金药业,该产品没有参与申购)。但因为新股发行的间歇不定,因此在没有新股发行的周期内,产品会转而投资债券、票据、信贷类产品。
因为收益预期不定,目前这款产品在杭州市场上的销量一般,问的人多,买的人相对少一些,投资者也处在一种观望态度。
纯债基金伤情加重
债市近日下跌,主要原因是受IPO重启影响,IPO重启对于债市的资金面可能产生一定的抽离作用,寻求稳定回报的资金积极踊跃地参与新股认购是大概率事件。
上证国债指数在5月下旬结束上涨后,走势一直较为平稳,然而,自6月16日低开高走拉出一根长阳线后,国债指数开始下跌,6月25日,国债指数大跌0.16%。截至6月25日,债券基金平均涨幅为0.41%,而5月同期,债券基金平均涨幅为0.68%。
实际上,今年以来,偏债基金业绩出色提振了整个债券基金的收益水平,尽管6月份债市走弱,但偏债基金受此影响并不明显。然而,IPO尚未重启,纯债基金基本上只能靠债券市场获得收益,6月债市下跌,纯债基金再受打击。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25日,亏损较大的纯债基金6月以来跌幅达0.99%。
对于下半年的债市,分析人士觉得,下半年经济仍然处于回升过程,还不会出现通胀,但是目前通胀预期比较强烈。通胀影响的是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而通胀预期影响的是消费者的行为和投资者的行为。如果经济中大多数人都预期到同样的通货膨胀率,那么,这种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就会变成经济运行的现实。通胀利好股市,但对债市的影响是偏负面的。
而且,目前进一步降息的可能性非常小,而加息在2010年之前也难以出现,利率水平将保持平稳。债市下半年仍将维持震荡走势。
打新不误拿息有技巧
昨天上午,位于胭脂新村的工商银行储蓄所门口,9点不到就排了十几个等着办理业务的客户,这种情景原本只在每月月中,退休工人工资发放的时候才会出现。而昨天出现的这支队伍,其中有大半是冲着“三金药业”新股认购而来,他们赶着一早把存在银行户头的钱拿出来,然后打进股票账户,进行新股申购。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建设银行内。建设银行天水支行的工作人员说,昨天新股申购当天,营业大厅里确实要比以往繁忙了不少,有很大一部分客户将存款转出,进行新股申购。
这次IPO重启修改了申购规则,降低了规模资金的优势,最大的受益者是中小投资者,而广大的散户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个让资产迅速增值的机会,于是银行就出现了资金从储蓄账户搬到股票账户的情景。
不过,怎样让两边的收益都不耽误,银行工作人员建议投资者根据整个申购程序持续时间来确定资金“搬家”的时点,最好是申购当天再将钱转出,避免过早将资金转移至证券账户损失储蓄利息。
另外,如果投资者希望以后都能参与新股申购,但新股发行的频率又不定,那么面对“空档期”,投资者也可以将闲置不用的资金申购货币式基金,以保持资产的稳定增值。
另外,如果不同新股发行空档期超过7天,对于资金量较大(5万以上)的客户,还可选择七天通知存款等品种提高收益率。目前,银行活期储蓄利率为0.36%,而7天通知存款利率则高达1.35%,如果“空档期”超过7天,则两者利差相差超过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