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10日讯
“早上您会参加早锻炼吗?”7月9日,记者进行随机调查采访。结果显示,有早锻炼习惯的市民不足总调查人数的20%,而没有早锻炼习惯的受访者接近51.6%,多集中在25—40岁的年龄层。
声音一:“三早”应该成为生活常态
申先生, 60岁
一份肯德基早餐,边上放着一副老花镜和报纸,年近花甲之年的申先生认为,早锻炼、早读和早餐应该成为生活常态。申先生家住湖墅南路附近,每天早上都要早起去家边上的小公园散步。“每天的早锻炼时间至少保证在40分钟,”申先生说,自己就是从家里一路步行到武林小广场。“早锻炼之后,我还要戴上眼镜读报、吃早餐,这样的早晨生活才算健康。”
声音二:学校里有“三早”
李屹成,9岁
虽然放暑假了,9岁的李屹成还是起了个大早,跟着妈妈去肯德基武林门餐厅吃早餐。“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早上要做早操,还要早读一节课。”李屹成表示。记者从运动专家处了解到,正确的早锻炼方法应该是从小运动量、小幅度、简单动作开始,让机体有个适应过程。
声音三:“三早”时间是挤出来的
何幸,22岁
还是大三学生的何幸已经开始忙着实习了。“大学里早读和早锻炼时间已经被早晨着急赶公车上班所占据。”何幸告诉记者,每天早晨的“早锻炼”时间几乎都是挤出来的。“早晨乘车去上班,会早一站起身,抓着扶手多站一会儿;到了实习单位,如果不赶时间,也愿意多爬几层楼,抽空锻炼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