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高温天气下,劳累了一天的农民工如何休息?连日来,记者晚上在永康市一些五金企业工棚、公寓、出租房采访,发现不少出租房、公寓却空无一人。在凤飞路一出租房,房东老李说,现在农民工有了好去处,到城郊黄棠水库消暑去了,不到半夜,肯定不回来。
水库边享受天然凉爽
7月10日傍晚,记者在黄棠水库看到一幕令人感慨的场景:成群的农民工或游在水里,或在堤坝上铺上报纸躺着,或钻进山坡树丛中休息……摸着仍有点发烫的堤石,记者看到许多农民工横七竖八地躺在那里,有的竟然打起了呼噜。
重庆籍农民工李来庆说:“集体宿舍人多,只有一台电扇,这么热的天,床上发烫,怎么睡得着?水库边凉爽,我们都愿意来这里。”
记者来到舟山镇上桥村一间破旧、阴暗、潮湿的老屋,这是江西籍农民工胡福泉的家。老胡在村里以帮农户建房吊砖块,搬运水泥、沙石为生,从村里小店刚看完电视回来;妻子严水珍带着两个女儿,也从村边小溪洗完澡回家,一家人在出租房打开5英寸黑白电视机,观看电视节目。房里实在闷热,两人刚换上的衣服不一会又湿漉漉了。严水珍说,要是天气凉快的话,一家人在房东废弃不用的灶台边打水洗一洗,现在井水干了,只好到小溪洗澡,尽管不安全,也是个没有办法的办法。
休息好,白天才有精神
7月12日晚10时,我们来到旺盛达农业开发公司宿舍,发现这里静悄悄的,多数农民工已入睡。该公司总经理俞健宁告诉我们,进入盛夏,员工晚上消暑是大事,只有休息得好,白天才有精神。
该公司在员工宿舍全部装上空调,还发给员工夏日电费补贴。为搞好防暑降温,每年7月至9月,公司向员工发放高温补贴,每人每月补贴价值100元的实物:两箱饮料、1瓶沐浴露、1条毛巾、1块香皂。公司还投入100多万元,正在建设两个大型游泳池,建成后,不仅向员工开放,还将向附近企业的农民工开放。
芝英街道柿后村“新永康之家”也在千方百计帮助农民工消暑。7月11日下午,记者来到柿后村。村党总支书记陈建勇介绍,2000多人的后柿村,周边有上百家五金企业,仅该村就住着2000多名农民工。原先都是把老房子租给农民工,每到夏天,老屋不通自来水,少窗、气闷,农民工晚上睡不着觉。去年,村里拆掉老屋,投资300多万元建成一幢民工公寓,里面不仅有电扇、空调,每间房还设有卫生间,农民工下班后,随时可洗澡冲凉。一间房住四五个人,每人每月30元房租,比租村民的出租房还便宜,因此,农民工多数搬到这里来住了。
跳舞打球也消暑
柿后村村民认为,晚上适当活动一下,跳舞、打球也是一种消暑方法。
为使农民工夜生活丰富多彩,柿后村除了在“新永康人之家”向外来工开放图书阅览室、在村办公室开放150英寸投影机的远程教育影院节目外,应农民工和村民的要求,每晚还组织两场露天舞会和一场篮球赛,让喜欢跳舞、打球的人们,在工作之余能享受一下丰富的夜生活。
带着1岁儿子,翟春花刚从江苏老家来看望丈夫张士权。本来,出租房太热,她们晚上没地方可去,现在村里为外来工举办消暑活动,张士权喜欢打篮球,便到球场上一试身手,他说:“打一场球,流一身汗,回宿舍冲一个澡,彻底放松了,一觉睡到大天亮。”而翟春花喜欢跳舞,就带着儿子汇入到广场舞会中去了。
更多“新永康人之家”在建
为尽快改善外来工的居住环境,一批像柿后村办的“新永康人之家”正在建设中,今年10月,又有5个农民工居住区将在永康建成。
记者来到象珠镇寺口吕村、前仓镇馆头村、古山镇胡库下村、芝英街道八口塘村,看到这里的农民工公寓正拔地而起;在城西新区木长降村,农民工公寓已建至3层。5个公寓建成后,可容纳4000多位外来农民工,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消暑问题。
据有关部门介绍,今后,每年要建设3个至5个“新永康人之家”,不仅要解决外来农民工的洗澡难、消暑难,还要解决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问题,让他们像城里人那样住得好、休息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