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嵊州7月30日电 “从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浙江没有任何现成模式,唯有创新。一定要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视角,来明确转型升级的主攻目标和路径选择。”
7月29日起在嵊州举行的浙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专题报告会上,专家如是提醒。
关键在价值链攀升
“一家美国服装公司,可以在意大利完成设计,在印度采购天然面料,在韩国采购化纤辅料,在我国台湾地区采购拉链和纽扣,在内地缝制成衣,然后在香港检验包装,再出口到美国销售。”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志彪教授举例描述了一个全球价值链的形成,跨国企业在降低成本和战略配置产业的动力驱动下,将其原来完整的价值链活动,分解为不同阶段和环节,通过代工或外包机制,分散于全球。
而浙江众多块状经济,融入的恰恰是由发达国家跨国企业所控制的全球价值链中的底部加工组装环节,并由此造成了“低端锁定”。
“你被订单控制,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因为你随时会被替代,失去订单。”刘志彪教授说,“两头在外”,其实是价值链的高端在外,现代生产服务业在外,知识技术密集的产业在外。
有专家分析指出,如果继续被“锁定”在价值链底部,不仅会受到来自价值链高端的大买家的进一步控制,也会受到更低成本的国际竞争。因此,浙江块状经济转型升级,关键在于价值链攀升。
竞争优势怎样获取
浙江产业集群升级的路径究竟在何方?
刘志彪教授介绍,在全球竞争中,如果浙江某产业参与的是大型跨国生产企业驱动的产业链链条,就可以采取以增强核心技术能力为中心的策略,还可以通过合资、合作或并购等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研发环节。如果参与的是沃尔玛、耐克公司等大买家驱动的价值链,就应强化设计和市场营销环节,或者收购国际营销网络进行升级,来获取竞争优势。
“国内价值链的构建也不能忽视。”刘志彪教授建议,浙江产业集群和集群中的企业,要利用国内庞大的市场容量努力建设区域品牌、国家品牌,并逐步向世界品牌挺进。同时,通过竞争和大规模的资产重组,成为本土跨国企业或者国内、行业内具有领导力量的“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