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温州医学院仁济学院社会实践服务团的大学生们来到市区某建筑工地,为工人现场演示日常救护知识,并送上解暑药品。 苏巧将 摄
浙江在线08月04日讯
随着8月份到来,全市各大高校组织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队相继结束了行程,开始进行撰写实践报告等“扫尾”工作。今年全市大中专院校共组建各类实践团队1300余支,参与学生2万余人,规模为历年之最。暑期社会实践已经成为大学生们课余学以致用、融入社会、志愿服务的最大平台。
“党报热线”从7月初开始,开展了“爱国情,青春行”新中国成立60周年特别报道,将视角投向了这些走近社会、激扬热情的大学生。在近一个月的连续报道中,我们感受到了大学生们用年轻人特有的热情,感染着实践服务中的各个领域;但同时,多数实践队短短半个月的行程安排,又让许多本可以做得更好、更深入、更有影响的实践活动“匆匆”结束,让人惋惜。
暑期去实践锻炼好平台
对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保护母亲河”实践队的大学生徐岚岚来说,为期10天的实践活动让她感触不少。在炎热的夏日,拿着扫帚,去生态园扫大街;和同学们一起,去走温瑞塘河的角角落落,调查沿河禽畜养殖业对塘河的污染;在很多市民不以为然的目光中,分发环保宣传资料,宣传保护母亲河从我做起的理念。徐岚岚说,就是在这些也许是最平常的小活动、小接触中,让她学到了很多课堂上难以学到的知识,这份财富很珍贵。
与徐岚岚同校的“赴洞头创新创业科技兴岛实践服务队”队员王林洁,20天的实践经历则成为她今后创业的动力。作为农类专业的学生,在洞头调研学校研发的甜玉米品种的生产情况、市场情况,和农民们一起下地干活,包括王林洁在内的许多同学都更加坚定了学以致用、服务农村的想法。甜玉米良好的市场前景,更是让已经在家试种2亩的王林洁最终下定决心,毕业后回乡当她的“玉米庄主”。
今年暑期,各大高校纷纷开展政策宣讲、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科技兴农、支教扶贫、环保宣传、医疗扶助、文艺演出等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的大学生以低年级的为主。不少同学表示,相对于个人的实习,实践活动由于有学校和团队做后盾,显然更能为学生提供锻炼和学习的平台。
时间太仓促留下遗憾多
大学生在形形色色的实践活动中收获颇丰,但同时,也“收获”了不少遗憾。
温州医学院赴永嘉西岙村实践队的同学们,至今惦记着村里那些因看病难而身患疾病都不知晓的老人们。村民对学生送医下乡那份发自内心的欢迎,让很多实践队的同学深受震动。在10天不到的时间里,大学生们竭尽所能,为村民放电影、看病,但10天时间实在太短。很多同学表示,刚刚想用心去做的时候,实践已经结束了。他们只能无奈表示:“我们还会继续关注的。”
7月13日,市区帆影广场举行了一场由温州大学“与春天同行”大学生实践队组织的智障、精神残疾人工艺品义卖活动。活动的规模很小,但是有关部门的领导亲自到现场为大学生们助阵。一位负责人坦言:“我们更加需要长期的义工来开展这些公益事业。但是大学生们的热情也很值得肯定,我们希望给他们更多的鼓励,培养一支未来的爱心力量。”
记者走访发现,几乎所有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队的实践时间都只有10天—20天。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大学生们要完成了解实践对象、服务、调查、总结等工作。在很多大学生实践队的总结报告里,详细记录了他们的行程,但对于更加重要的实践所得,往往只有“与某某进行了深入交流”、“对某某情况有了详细了解”等语焉不详的套话,对社会问题所提的建议也往往无甚新意或建设性,流于形式。
条件限制多难免走过场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队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让大学生认识、熟悉、融入、服务社会的重要平台。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仍然非常多。
一位我市高校的团委老师坦言,时间限制已经成为让实践活动更深入更有成效的最大瓶颈。但是目前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学校,学生的安全责任压力都非常大,各地因暑期社会实践而发生事故的案例也不少。学校只能缩短实践时间,这是一个让人尴尬的现实。一方面,需要时间深入开展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却又因为安全问题,而放弃时间让学生真正“沉下去”。
除此之外,该老师还表示,学校的倡导机制也有问题,评价学生实践成效往往与是否见报及评奖等挂钩,间接造成了实践重心的偏移,几乎所有的实践队在策划书中都写上“媒体联络组”等内容,将是否得到媒体的宣传看得格外重要。
还有一点是实践的前期工作非常不充分,包括安全技能培训、对实践对象的前期了解等都很少,仓促上马,为实践而实践,难免流于形式。实践中期和后期,又缺乏相关的技术支持和指导。这些问题,都需要部门、学校本身首先沉下心来,将各方面工作做好,才能引导好学生如何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