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04日讯
金融危机下,企业转型升级路在何方?出口受阻,制造业下一方“蓝海”在哪里……面对重重危机,台州民营企业家陷入了思考。
7月31日至8月1日,在团市委和市青年企业家协会的组织下,30多名台州本土青年企业家风尘仆仆来到上海滩,进上海交大听专家传道授经,在黄浦江乘游轮与同行坐而论剑,忙中偷闲充了一次电,洗了一回脑。
于是,一场不期而至的“头脑风暴”,在黄浦江畔悄然刮起……
观点一:转型升级,学会借他山之石
尽管国内国外飞个不停,但宝石集团董事长阮小明硬是抽出时间,跑到上海当了两天学生。
“有句成语叫‘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企业家要多走出去听听、看看,多认识一些人,发现一些在企业中听不到、看不到的东西,这对企业发展有好处。”对自己两天的上海之行,阮小明称收获很大。
转型升级,关起门来闭门造车不行,随波逐流也不行。阮小明说,关键是要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学会借鉴他山之石。
“在市委三届十二次全会结束不久,团市委和市青企协就组织大家到上海学习取经,这为大家做了一件大好事。”作为市青年企业家协会会长,阮小明希望今后这样的活动不妨再来几次。
观点二:技改,转型升级的推动力
“无论在哪个行业和领域,毋庸置疑,技改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一个推动力。”永高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卢震宇说,管道行业竞争激烈,企业必须苦练内功,狠抓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以降低成本、增强产品竞争优势。
这位有着“把总部留在中国,把工厂建到世界”目标的年轻老总,对于转型升级有独到的想法。卢震宇认为,企业要转型,思想观念转变很重要。自去年金融危机以来,他的企业狠抓技术改造,通过加强员工培训,使员工的技术创新意识日渐浓厚。目前,企业已对现有部分设备进行了改造,局部车间人员减少,产品稳定性大大提高。“我们尝到了甜头。”卢震宇说,技术改造,会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观点三:品牌建设,转型升级的“华丽外衣”
“目前台州出口的大部分产品是OEM,台州企业缺少自己的品牌。而在企业转型升级中,品牌建设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有着多年出口工作经历的赵顺根,对台州出口产品的缺陷一针见血。
没有自主品牌,民企只能沦为国外企业的“打工仔”;没有自主品牌,销售渠道往往被国外的经销商所控制,销售网络不稳,不利于企业的自主创新。赵顺根说,在产业升级中,要尽可能把品牌建设这件“外衣”做得漂亮。“漂亮的东西大家都喜欢。”
观点四:管理创新,为转型升级“管好家”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企业的发展。”有着20多年管理经验的浙江悦华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明华如是说。
台州好多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长时间没能突破,关键是管理上出了问题。周明华说,企业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前提是企业的定位、目标战略、方向要明晰。“否则,只会是大家手拉手走向悬崖。”
在此前提下,管理要创新。“不能再用20年前的那套‘盯住人、看紧人’的方式了,现代人更多的是需要激励和鼓励。”周明华说,要创新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为企业转型升级“管好家”。
观点五:转型,从做“学习型”老板开始
作为一名“80后”企业家,陈希有着国外留学和工作的经历。“一个决策的好坏能影响一家企业的未来。”国强建设集团副总经理陈希说,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学习,是一个企业家必须做的事情。尽管平时工作忙,但他还是平均每天抽出2小时来学习。
“组织这样的活动很好,对我来说是一个知识更新和补充的大好机会。”陈希觉得,企业转型升级,需要内外因的共同作用,在内因方面,企业家的学习能力是一项很重要的因子。“通过学习和交流,从同行和商界前辈那里汲取经验。这是目前我需要的。”
共青团台州市委书记潘崇敏说,此次组织青年企业家到上海学习,是团市委落实市委三届十二次全会精神,积极服务民企的一项重要举措。今后,团市委将积极为广大民企搭建更多的学习、交流和合作等平台,努力为重振台州民企雄风多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