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平说,杭州这座城市应该是一页一页叠加起来的一部生动历史,而不是一页替代一页的、缺乏绿色与生命的灰色现实。百年工业化历程,是杭州城市发展的重要环节、历史胎记。工业遗产这宝贵一页千万不能丢弃,而要使之成为杭州城市发展生命链条中的重要一环。
保护工业遗产,就是弘扬杭州城市特色,就是保护杭州的生产力;破坏工业遗产,就是自毁杭州城市特色,就是破坏杭州的生产力。要把保护工业遗产作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来认真研究、科学规划、抓好落实,真正体现“应保尽保”。
《威尼斯宪章》说:“为社会公用之目的使用古迹永远有利于古迹的保护。”保护工业遗产,同样要坚持“积极保护”方针,即在保护前提下适度利用,通过适度利用实现真正的保护,达到保护与利用的“双赢”。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与更新、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杭州市区内不少工业企业,逐步搬离城市繁华区域,寻找更广阔的发展天地。工业遗产是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抛弃它们就会忘记我们“回家的路”。如何对原厂区内大量濒临破坏和消亡的老厂房、老仓库、老机器甚至老樟树、老铁轨进行有效保护与利用,已成为杭州市委、市政府亟待破解的重要课题之一。昨日下午,市委、市政府召开会议,专题对杭州市区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进行研究部署。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国平在会上强调,要确立“应保尽保、积极保护”两大理念,做好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这篇大文章,为杭州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实施“城市国际化”战略、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作出更大贡献。
王国平和市委常委、秘书长许勤华,市委常委、副市长沈坚,市政协副主席赵光育一起,听取了市规划局关于杭州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专项调研情况和杭氧、杭锅工业老厂房保留改造利用项目筹备工作情况的汇报。
王国平在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我市在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上所取得的成绩后指出,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做好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文章,必须确立两大理念。一是“应保尽保”理念。杭州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正在实现“三个拓展”,即从文物建筑保护拓展到50年以上老房子保护,从民居保护拓展到工业遗产、校园遗产保护,从城市建筑保护拓展到农村建筑保护。当前杭州主城区工业化已处于“退二进三”、“优二进三”的成熟期,在主城区工业空间布局发展上可能将画上一个圆满句号。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市、区两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市级有关部门、有关单位必须把工业遗产保护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特别是要加紧制定市区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和保护规划,形成一张完整统一的“保护网”,“一揽子”解决所有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问题,真正做到“应保尽保”。二是“积极保护”理念。就是要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坚持把保护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保护放在首位,努力在保护与利用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和最大公约数。通过适度利用,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保护。在保护与利用发生矛盾时,利用必须服从于保护。
王国平强调,必须完善规划。一要在工业遗产普查成果基础上,抓紧编制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规划。规划不仅要涵盖六个老城区,也要拓展到萧山区和余杭区;不仅要保护百年工业遗产,也要保护五十年甚至不到五十年的工业遗产;不仅要保护老厂房,也要保护老厂区、老设备、老环境;不仅要保护国有企业老厂房,也要保护外资企业、民营企业老厂房,真实反映杭州百年工业化演变的历程。
二要在编制规划基础上,抓紧制定我市保护与利用工业遗产的实施意见,以市委、市政府名义下发,确保保护利用规划落到实处。
王国平强调,必须狠抓落实。一要落实责任,通过规划和实施意见,把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责任落实到相关区县(市)党委、政府和市级有关部门、有关单位及仍在使用这些工业遗产的企业身上。二要搞好设计,通过建筑设计或城市设计,明确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路径与目标。三要完善体制,通过认真研究探索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体制机制,确保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管理和经营落到实处。
王国平对杭氧、杭锅工业老厂房的保护与利用工作提出了要求。他指出,杭氧、杭锅工业老厂房规模大、标准高、地理位置佳,代表着杭州工业遗产的最高水平。其保护与利用,是杭州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新起点,意义重大。要明确责任主体,认真研究项目定位,邀请国际顶尖级大师、高手进行规划设计,真正把这件好事办好,努力打造杭州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样板与示范,使其成为杭州城市的又一新地标。
据了解,近几年来,我市工业遗产保护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最大限度保护杭州主城区内日渐消失的工业遗产,市规划局等部门将在2007年开展工业遗产普查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推进包括萧山区和余杭区在内的市区工业遗产普查工作,并以普查成果为基础,加快编制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规划。备受关注的杭氧、杭锅工业老厂房保留改造利用事宜,也将进入邀请国际顶尖级建筑设计大师现场踏看阶段。